历史地理知识|扬子江在哪里,扬子江范围


扬子江在什么地方??希望能把扬子江地图位置用红圈圈出来看看!!谢谢 扬子江又称什么?【历史地理知识|扬子江在哪里,扬子江范围】扬子江(the Yangtze River) , 是长江从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游河段的旧称 , 流经江苏省、上海市 。
扬子江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 , 江阔水深浪大 , 受潮汐影响比较强烈 。 从镇江开始 , 长江进入三角洲河段 , 其中江阴以下为河口段 , 江面不断扩张成喇叭 。 长江在入海之前 , 接纳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 。 江宽水深 , 万吨海轮可以上溯到南京市 。
扩展资料:
名称由来:
隋唐年间 , 扬州城南20里许 , 有一个名叫扬子的小镇 。 因地临长江北岸 , 故又名扬子津 。 史书记载:“隋开皇十年 , 杨素率舟师自扬子津入击朱莫问于京口 。 ”这大概是扬子之名见于史册的较早资料 。 其后炀帝继位 , 为了游幸 , 利用吴王夫差开的邗沟故道 , 开运河自山阳(今淮安)达扬子 , 并在扬子建临江宫(一名扬子宫) , 从此扬子津日渐繁华 。
当时瓜洲尚在江心 , 自扬子津行船抵南岸京口(今镇江) , 烟波浩淼 , 南来北往的商旅 , 皆云集于扬子津候渡或觅转车船 。 因而扬子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 久而久之 , 人们把丹徒与江都之间的大江称为扬子江 , 意即与扬子津毗邻的那段大江 。 时至今日 , 已演变为通称整条长江为扬子江 。 一般认为 , 此演变与西人来华有关 。 因“长江”二字西方人发音不便 , 故习惯以“扬子”称呼长江 。
参考资料来源:
扬子江在哪里?长江从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游河段的旧称 , 流经江苏省、上海市 。
从中国江苏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长江下游河段的旧称 。 自唐开元以后 , 江滨积沙20多里 , 与江岸隔绝;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齐瀚开伊娄运河(今瓜洲运河) , 自此南达瓜洲渡口 , 遂复为往来要津 , 后即称其以南一带为扬子江 。 扬子江因古扬子津而得名 。 古扬子津在今邗江县南 , 有扬子桥 。 江阔水深浪大 , 受潮汐影响比较强烈 。
从镇江开始 , 长江进入三角洲河段 , 其中江阴以下为河口段 , 江面不断扩张成喇叭状 。 南通附近江面宽约18千米 , 长江口从北面的启东嘴到南面的南汇嘴宽达91千米 。 由江水带来的泥沙进入河口区 , 河水与海水混合 , 发生絮凝作用 , 引起泥沙下沉 , 在长江口形成许多沙洲 , 如崇明岛和长兴、横沙等岛 。
长江在入海之前 , 接纳了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 。 江宽水深 , 万吨海轮可以上溯到南京市 。
扩展资料
“扬子”这一称谓早在唐代以前便已经出现 , 因为“扬子”一词来源于古代的扬子津 。 扬子津在今天的江苏扬州长江南侧十五里的地方 , 古代从此处渡津可以抵达京口 。 所以自古以来扬子津便是长江边上的津要之所在 , 过去从扬州到镇江间的长江 , 便被人们称为扬子江 。
扬子江在唐代前后 , 处于长江北边沿岸 , 后来因为江床南移 , 所以实际上距离后来的长江已经有了15里之遥 , 后又与京杭大运河相通 , 并修有一座杨子桥 。
宋高宗建炎初年 , 即公元1127年 , 金兵入侵 , 北宋朝廷因无法抵挡 , 不得不南撤到江南的临安 , 金兀术便曾一直领兵追到了扬子桥 。
根据扬州地方志的记载:唐朝时以扬子津改置为扬子县 , 南唐时又改扬子为赛真郡 , 元朝时称为真州 , 明朝又改为仪征县 , 清朝时属江苏扬子府 , 清末宣统即位 , 因为末代皇帝名为溥仪 , 为了避讳 , 又将仪征县改为了唐代所称的扬子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