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长拳的锻炼要点 当代武术名师寿关顺先生谈太极拳

拳术都是一模一样的 , 是否练出就要看是否有真正的明师一步一步的指导 , 当初支燮堂老师就是因为肺炎吐血 , 为了强身同一位姓刘的贩马师父学拳 , 没有收效 , 后来同孙公练形意拳后就练好了 。 拳术的用法是多变的 , 关键几点1.练的是否得法 , 练的不得法最后功夫没有出来倒练出一身病来 。 2.练用法 。 3.劲力的练法 , 人体的身高、体重、骨骼和力 , 也就是本力是成正比的 , 一般身高190公分体重100公斤可以到达200公斤左右的力量 , 160公分 , 65公斤体重一般具备100公斤的力 , 通过良好科学的锻炼方式可以达到15~20%的增长 , 如果再要长力 , 是不可能的了 。 中国功夫是80岁的老人可以打20的青年人 , 这主要是瞬间人的爆发力 , 经验及打击功夫和方法的灵活应用而克敌制胜的 。 相反老人如果同青年人来持久战就不行了 。 主要练的练点上的力 , 人体的骨骼表面可以承受几百公斤的力 , 但是通常人的受到超过10公斤的冲击力 , 就会使人内脏受伤 , 也就是所说的内伤 , 导致体内淤血甚至吐血 , 而点上受到1公斤以上的冲击神经就会受到损伤 , 点上受到20公斤以上的力骨骼就会受到毁灭性损伤 , 太极拳练点上的力 , 能练到5公斤到15公斤以上 , 这个点的力量是变化的 , 对方打我而我在变化时受到冲击力可以很小 , 做到“不顶” , 可以化对方的劲为零 , 慢了就是顶 , 顶的越多受的也越多 , 受到打击越大 , 化的好可以化巨力为无形 。 运用是功夫的最高级变化 , 这有一整套的训练方法 。 一是可以经受打击;而是可以灵活变化而不让人打到 , 训练力量的基础功夫是要运用得当 , 时间长了眼睛发光 , 运用自如表现为时间上掌握的恰倒好处 , 称“得机得势” , 要做到第一步是封住别人 , 管住对方 , 不让他发挥 , 这样如同大人打小孩 , 我要打轻可以打轻 , 要打重也可以打重 , 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 不是四两拨千斤而是千斤打四两 , 打人如割草 , 随心所欲 。 , 而当我与对方水平相当时 , 那时就必须要用假象迷惑对方 , 使得对方判断失误 , 这时候才是引进落空 , 四两拨千斤 , 而且要得机得势 , 掌握非常精确 , 才能取胜 , 当你与对手交锋 , 被对方控制的非常严密 , 不管用什么手段都不能起到效果 , 这时感觉自己无能为力 , 只好了老老实实被人打 , 虚心接受 , 不要抱有其他心理 , 看清楚对方使用什么手段 , 虚心学习 , 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 。
学习太极拳第一步要先学运用方法 , 所有拳势单架都要拆开来练 , 学习时被打的要走好跳好 , 而对打的要求一定打好 , 太极拳有几万种单操的训练方法要练熟 ,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讲“熟而懂劲 , 懂劲后才能阶及神明”要在所有动作都熟悉的情况下再学习拳架 , 从拳架上提高运用水平 , 循环提高水平 。
为什么学拳不能先学拳架呢?因为拳架是无止境的 , 只能相对来说 , 比你好就是你不行 , 比他好就是他不行 , 这叫棋高一着 , 缚手缚脚 , 又因为拳术没有止境 , 所以青年人不宜先学拳架 , 比如20岁的人学拳20年 , 到了40岁拳架还不能讲打好 , 40岁再学用法 , 人的火气已经没有了 , 运用能力和人的生理反应降低了 , 没有斗志 , 还能学好用法吗?所以青年人一开始就应该从用法入手 , 有斗志 , 学习用法的教学要因人而异 , 年轻人掌握用法以后可以轻而易举的战胜对手 , 这时候再学习拳架就感到无比兴奋 , 对拳架的运用体会更加深刻 。 而且对拳架提高更上一层楼 。 这时候拳架只要2~3年的时间就能比常人练20年还要有效 , 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 。 我一开始学三体式 , 劈拳 , 其他什么都不会 , 但是10年以后别人的功夫比我相差至少20年 , 我练形意30多年了 。 当时练太极推手 , 每天8小时 , 一练就是15年 , 我基础打的好 , 别人自然无法和我比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