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博物馆之有时自负

作者:黎荔
人性博物馆之有时自负
很年轻的时候 , 我们都如高智商的年轻动物一样活力、生猛、自负、桀骜 。 阳光之下 , 疯狂生长 , 历经梦想与人性、与世界的短兵相接 , 凶猛青春一如热带雨林的藤蔓 , 遮天蔽日 , 却掩藏着某种的失落与惶恐 。 越是从幼稚走向成熟 , 越是没有被提供一个广阔舞台 , 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 , 越激渴着获得别人的理解和肯定 。 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有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年仅25岁就卧轨自杀的诗人海子 , 就因长期不被世人理解 , 而表现出一种突围搏杀般的极端自负 。 海子的内心深处 , 有一种凌驾于万物之上的骄傲 , 他曾经在《秋》中这样写道 , “秋天深了 , 王在写诗” , 诗人以诗歌之王自比 , 其自负可见一斑 。 凡是美的东西 , 都希望别人投来认可和赞许的目光 , 自负美丽的更是如此 。 可惜在活着的时候 , 海子并没有得到多少世人的理解 , 这使得他的自负更趋向于一种宣战式的狂狷与虚妄 。
越是鲜明强烈的“个体性” , 自我的存在历历分明 , 那么 , 越可能带着自负 , 因而不得不承受某种孤独痛苦 , 怀着对于世界的不屑和不满 。 自负是人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人总不免高看自己一眼 。 可以说 , 我们大多数人都很骄傲 , 会夸大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例如自己的驾驶技术、聪明才智和异性魅力 , 我们身上充分自我认可的一些闪光点 。 这种现象被称为“乌比冈湖效应”(LakeWobegonEffect , 也称沃博艮湖效应) , 该词来源于盖瑞森·凯勒(GarrisonKeillor)虚构的草原小镇 , 即乌比冈湖镇上“所有的女人都强壮 , 所有的男人都长得好看 , 所有的孩子的才智都在平均水平之上” 。 社会心理学借用这一词 , 指人的一种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 , 即给自己的许多方面打分高过实际水平 。
人性博物馆之有时自负
有些自负的表现形式 , 恰恰是一种刻意的自嘲 。 比如 ,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 , 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 。 ”然后 , 稍微顿了顿 , 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 , 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 , 又慢悠悠地补充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 。 ”头一句话谦虚得很 , 后一句话又极自负 , 他用的是先抑后扬法 。 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与梁启超的开场白有得一拼 , 他是著名《庄子》研究专家 , 学问大 , 脾气也大 , 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 , 我是不懂的喽 , 也没有人懂 。 ”其自负如斯 。 这且不说 , 他在抗战时期跑防空洞 , 有一次看见作家沈从文也在跑 , 很是生气 , 大声喊道:“我跑防空洞 , 是为《庄子》跑 , 我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 , 你跑什么?”轻蔑之情溢于言表 。 好在沈从文脾气好 , 不与他一般见识 。
自负 , 某种意义上源于对外界的钝感 , 所谓“无知者无畏” 。 等到我们不断扩大视野 , 博采众长 , 能够认知他人真正的能力 , 能够认知且正视自己的不足 , 我们才能变得理性谦卑 , 具有自知之明 , 因而静水流深 。 但讽刺的是 , 我们当中技能最匮乏的人反而最易于过度自信 , 即所谓的“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effect) , 这是一种认知偏差 , 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 , 误以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 , 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胀 。 这种自我拔高似乎表现得极端甚至荒谬 , 但是个中人根本不能自我觉察 。 中国人称之为“一桶水摇不响 , 半桶水响叮当” , 意思是:一个真正有水平的人是不声不响的 , 很谦虚谨慎 , 而那些一知半解的 , 自以为是的人才会响呱呱 , 不沉着 , 不虚怀若谷 。 或者说 , 真正明白事理的都很低调很沉默 , 那些懂一点的人才乱咋呼 , 好像自己很懂一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