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怎样战胜疾病恐惧,对特定疾病恐惧


怎样克服心理疾病, 恐惧, 焦虑, 疑心 每个人都有他所惧怕的事情或情景, 而且不少事物或情景是人们普遍惧怕的, 如怕雷电、怕火灾、怕地震、怕生病、怕高考、怕失恋等等 。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青年人的恐惧心理异于正常人, 如一般人不怕的事物或情景, 他(她)怕;一般人稍微害怕的, 他(她)特别怕 。 这种无缘无故的与事物或情景极不相称、极不合理的异常心理状态, 就是恐惧心理 。 它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严重的即是恐惧症 。 有恐惧心理的人群中, 女性多于男性 。 若从产生的事物或情境来分, 异常的恐惧心理大体分为4种类型, 即社交恐惧、旷野恐惧、动物恐惧、疾病恐惧 。 另外还有利器恐惧、黑夜恐惧、雷雨恐惧、男人恐惧、女人恐惧等 。 对这些恐惧对象, 有的人可能仅有一种, 有的人也可能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 。 对某些事物或情景合情合理的恐惧, 可使人们更加小心谨慎, 有意识地避开有害、有危险的事物或情景, 以利更好地保护自己, 避免遭受挫折、失败和意外事故 。 但不正常的恐惧, 则是最消极的一种情绪, 并且总是和紧张、焦虑、苦恼相伴随, 而使人的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 。 因此它必然损害健康, 引起各种"心因性"疾病, 长期的极端恐惧, 甚至可使人身心 衰竭, 失去宝贵的生命 。 不正常的恐惧心理, 还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学习、工作、 事业和前途, 例如有的青年人因惧怕社交, 甚至与陌生人接触 或在众人面前, 就会出现脸红、出汗、发抖、口吃、拘谨不安、 手足无措等异乎寻常表现, 结果只好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里, 几乎与世隔绝, 更加重了自己的孤独感;还有的人在恐惧心理的支配下, 临场考试因过于紧张, 平时滚瓜烂熟的知识竟忘得一干二净, 平时清晰的大脑思维竟如一团乱麻, 以致未考出正常水平, 甚至名落孙山;还有的青年人对事业、对人生自我设置恐惧的路障或陷阱, 处处畏首畏尾, 不敢追求, 不敢拼搏, 不敢创造, 以致终日得过且过, 虚掷青春 。 由此可见, 青年人为了自己的健康和进步, 必须下大决心, 鼓足勇气, 努力战胜自己不健康的恐惧心理 。
1.学习科学知识 一位心理学家说得好:"愚昧是产生恐惧的源泉, 知识是医治恐惧的良药 。 "的确, 人们对异常现象的惧怕, 大都是由于对恐惧对象缺乏了解和认识引起的 。 例如, 有的青年人因受迷信思想的影响, 惧怕"鬼火", 以为真是在闹鬼, 因此夜晚路过旷野一见闪闪烁烁的"鬼火"就怕得要命, 惊恐而逃 。 如果他们学习有关科学知识, 明白了"鬼火"原来是人或动物的尸骨散发出来的磷化氢的自燃现象, 对"鬼火"的恐惧心理就会顿然消失 。 对其他事物和情景也是这样, 只要通过学习, 了解其知识和规律, 揭去其神秘的面纱, 就会很快消除对某些事物或情景的无端恐惧 。
2.勇于实践 经常主动接触自己所惧怕的对象, 在实践中去了解它、认识它、适应它、习惯它, 就会逐渐消除对它的恐惧 。 例如, 有的青年人惧怕登高、惧怕游泳、惧怕猫、惧怕毛毛虫等, 只要经常多次实践、多观察、多锻炼、多接触, 就会增长胆识, 消除不正常的恐惧感 。 。
3.转移注意力 把注意力从恐惧对象转移到其他方面, 以减轻或消除内心的恐惧 。 例如, 对付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恐惧心理, 除了多实践多锻炼外, 每次讲话时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听众的目光、表情转移到讲话的内容上, 再配合"怕什么!"等积极的心理作用, 心情就会变得比较镇静, 说话比较轻松自如了 。 如果不正常的恐惧心理没有及时克服, 就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恐惧症 。 恐惧症也叫恐惧性神经症, 属于一种心理疾病 。 只要及时去医院接受心理治疗, 并辅以药物治疗, 一般都能治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