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性肌力药物有哪些,正性肌力药与负性肌力药物


强心剂有哪些 种类:
1、羊地黄类:西地兰、毒毛花苷K、地戈辛(地高辛);
2、非羊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酊胺、注射用氨力农、米力农等 。
强心剂 , 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 能增加心肌收缩力 , 改善心肌泵血功能 , 有扩张血管作用 , 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细胞代谢 , 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能改善窦房结P细胞功能 。 这类药一般来说作用越快越强 , 相应的毒副作用就越大 。

什么是正性肌力 负性肌力作用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分两类:B受体激动剂:a作用机制:β受体激动剂与心肌细胞膜上β受体结合 , 通过G蛋白偶联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 , 催化ATT生成CAMP促进L型钙通道Ca2+内流增加 , 细胞内Ca2+浓度上升 , 起到正性肌力作用 。 β代表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酚等 。 ②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I):a作用机制:为非强心甙非儿茶酚胺类强心药 , 通过抑制C—AMP在心肌及周围血管平滑肌中的降解 , 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 。 B代表药物:氨力农、米力农等 。
常用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有哪几类? 正确答案:A
解析:氨力农、米力农是磷酸二酯酶抑制药(PDE
-Ⅲ抑制药) , 具有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舒张血管作用 , 增加心排血量 , 减轻心脏负荷 , 降低心肌耗氧量 , 缓解慢性心功能不全症状

心力衰竭有哪些正性肌力药物? 强心苷类药物(地高辛、洋地黄)对心脏的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作用 ,  减慢心率 , 抑制心脏传导(充盈期延长) , 从而达到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 。 “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是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肌细胞的作用 , 正性肌力作用只有正性变力作用 。
洋地黄正性肌力怎么还减慢心率 心力衰竭的正性肌力药物:(1)洋地黄类药物:速给法:多采用静注速效洋地黄制剂 , 如西地兰可视病情先静注0.4~0.8毫克 , 2~4小时后再注射0.2~0.4毫克 。
每日维持量疗法:适用于病情不太急的慢性心衰患者 。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是地高辛0.25毫克 , 每日1次口服 。
(2)β受体激动剂多巴胺:常规应用每日每千克体重2~10微克对低心排血量、高充盈压和低血压的急、慢性心衰患者均有显著效果 。
(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一般以5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20毫升中静脉注射 , 然后以15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250毫升 , 以每日每千克体重5~10微克每日每千克体重速度静脉滴注 。

属于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是 ◆ 疾病知识,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健康科普知识,为您疾病康复提供帮助 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包括磷酸二醋酶抑制剂、拟交感胺类及其他正性肌力药等 。 ( 1 )磷酸二醋酶抑制剂 。 其中包括:① 氨力农:是非强心苷、非儿茶酚胺类强心剂 。 它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 能增强心脏收缩力 , 使心肌耗氧量减少 , 增加心力衰竭病人心脏的排血量 , 使心脏每次搏动射血量提高 , 改善心功能 。 ② 米力农:是氨力农的衍生物 , 其效能比氨力农高20 一30 倍 , 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和扩张血管作用 。 ( 2 )拟交感胺类 。 其中包括:① 多巴胺:中等剂量 , 即每分钟每千克体重6 一10 微克时可增加心肌收缩力 , 扩张冠状动脉 。 小剂量 , 即每分钟每千克体重2 一6 微克时 , 能兴奋肾血管使其血管扩张 , 可使肾血流量增多 , 肾小球滤过率增强 , 利尿作用显著 , 使水肿消退 。 不同剂量的多巴胺有引起血管扩张和血管收缩的作用 , 一般剂量和小剂量时 , 可使周围小动脉、静脉扩张 , 使心脏负担减轻 , 心排血量增加 , 有利于心力衰竭的控制 。 ② 丙丁基多巴胺:是新合成的与多巴胺类似药物 , 这种药不降低血压 , 但稍增快心率 , 对肾血管也有扩张作用 。 ③ 多巴酚丁胺:是多巴胺的衍生物 , 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 心排血量增加 , 强心作用优于多巴胺 , 可降低外周阻力 , 减轻心脏负担 , 减少心肌耗氧量 , 可改善心功能 。 ④ 多巴胺异丁醋:是多巴胺的衍生物 , 也是多巴胺的口服制剂 。 在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方面有疗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