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顿号怎么用,如何正确使用顿号


顿号的用法(四条)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 , 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 一般来说 , 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
一是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 , 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 , 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
二是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 。



顿号怎么用? 1、用于分隔句中并列词语 。
2、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
3、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 。
4、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 , 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 。 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 , 宜用顿号 。
5、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 , 宜用顿号 。
例:用于分隔句中并列词语:桃树、杏树、梨树 , 你不让我 , 我不让你 ,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扩展资料:
一、顿号的作用:
1、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 , 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 , 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
2、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 。
二、顿号的注意事项:
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 , 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
例: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 顿号用法错误 , 要去掉 。
2、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一约定俗成的词语 ,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 , 可不用顿号 。
例:中、小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分析:“中”、“小”是极短的并列关系 , 仅凭读音自然停顿便可区别 , 故不用顿号 。 "德”等五个方面看似极短 , 但是“德育”等的缩略 , 应用顿号 。

顿号一般怎么使用? 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和序次语之后的停顿 。 顿号表示的是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 , 而逗号表示的是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 。 顿号可以用在并列的词语之间 , 也可以用在当作词语用的短语之间 。 例如: 1 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 , 就是说我的可教授的先生 。 2 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 , 很清楚地告诉我们 , 直到十三世纪或者更晚的时候 , 这里还是一个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没的地方 。 例 1 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 “钱粮师爷”与前面的词语也是并列词语 , 但有“和”字与前面的并列词语连接 , “钱粮师爷”前就不能再加顿号了 。 例 2 中“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没”这三个动词短语 , 作“地方”的定语 , 由于这些短语是当作构成更复杂的短语的词汇用 , 所以在这些短语之间用顿号 。 序次语之后的停顿也用顿号 。 例如: 阅读杂文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了解杂文内容的针对性 。 二、注意杂文写法和取材的一般特征 , 特别是说理的形象性 。 三、要注意杂文丰富多彩的语言风格 。 当然 , 并不是并列的词语之间都需用顿号 , 如果并列的词语之间没有明显的停顿 , 就不用顿号 。 例如: 封锁吧 , 封锁十年八年 , 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 “十年八年”之间没有明显的停顿 , 不用顿号 。 又如“工农兵”、“万水千山”、“多快好省”、“前后左右”、“二三里”、“四五十个”等 , 这些并列的词语之间没有明显的停顿 , 也不用顿号 。
求教顿号的用法 。 顿号
顿号: 、

中文中特有的标点 , 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 (1995年12月13日发布 , 1996年6月1日实施)“用在平列连用的单字、词语之间 , 或标示条列次序的文字之后 。 ”(《重订标点符号手册》 ,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 , 中华民国八十六年三月台湾学术网络三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