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功能检查的结果正确的解读方法

肝功能检查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检查通过肝功能检查我们可以发现肝脏方面是否存在着问题 , 但是对于肝功能检查具体是检查什么 , 并且人们应该如何解读肝功能检查的结果其实并不了解 , 那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肝功能检查 。
【肝脏功能检查的结果正确的解读方法】 抽血查肝功能可以说是非常基础而普通的检查 , 所有人体检的时候都有这个项目 。 为了减少食物消化对结果的影响 , 肝功能检查需要空腹抽外周血 。
肝功能化验单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的内容
1.酶学的指标 看肝脏的损害情况 , 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 。 其中最重要的是谷丙转酶和谷草转氨酶 , 这两项升高 , 说明肝细胞受到损伤 。 各种病毒性肝炎、饮酒、药物性肝损伤、毒物性肝损害、脂肪肝 , 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 。 谷丙转氨酶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 , 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 , 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 。 而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 , 则是综合判断是否有胆管损伤及胆道梗阻 , 是否有肝内外胆汁淤积 。 碱性磷酸酶可以来自于骨骼等其他系统 , 比如肿瘤骨转移病人ALP会明显升高 。 此外还有胆碱酯酶(CHE)和乳酸脱氢酶(LDH) , 肝脏功能储备越强 , 胆碱酯酶CHE指标越高 , 而像有机磷中毒的病人 , 胆碱酯酶可显著降低 。 在肝细胞坏死时LDH升高明显 , 但特异性差 , 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尤其肝脏受累时均可显著升高 。
肝功能检查解读 , 看完后自己也能判断 , 及时发现肝脏隐患保持健康

肝脏功能检查的结果正确的解读方法

文章插图

2.胆红素的指标 是看肝脏对胆红素的排泄能力 , 包括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三种 。 通过总胆红素判断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和肝脏是否严重损伤 。 总胆红素升高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胰头癌等等 。 如果间接胆红素升高 , 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母儿血型不合、疟疾等等 。 如果是直接胆红素升高 , 多考虑肝内的胆管或总胆管出现梗阻 , 比如胆道结石、肝癌、胰头癌等 。
3.肝脏的储备功能 , 也就是蛋白 , 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 , 肝脏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场所 , 如果总蛋白偏低 , 多半考虑营养不良 , 而白蛋白偏低 , 则要排除是否存在肝硬化 , 而营养不良病人总蛋白和白蛋白都会下降 。 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球蛋白会升高 , 出现白球比倒置的现象 。 白比球值常用来衡量肝脏的严重程度 , 当比值小于1时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特征之一 。
肝功能检查解读 , 看完后自己也能判断 , 及时发现肝脏隐患保持健康
肝功能检查只是临床医生判断疾病的辅助检查手段 , 肝功能正常不代表肝脏没有任何问题 , 我们经常在临床上看到 , 有些晚期肝癌的病人 , 化验肝功能完全正常 , 也有些多年肝硬化代偿期病人 , 每次检查肝功能全是正常的 。 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的拿一个肝功能的化验单 , 看见肝功能正常就说肝脏没病 。 此外 , 肝功能异常也不单纯表示是肝脏的问题 , 很多其他疾病 , 比如溶血、中毒、营养不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胰腺肿瘤等都有可能引起肝功能指标异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