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诸葛亮老家是哪里的,诸葛亮的故乡是现在的哪里


诸葛亮的故乡在哪里诸葛亮的祖籍是在徐州琅琊阳都 , 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沂南县 。 之后又随父亲迁于“南阳” 。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字孔明 , 号卧龙(也作伏龙) , 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 , 死后追谥忠武侯 , 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 , 并改造连弩 , 叫做诸葛连弩 , 可一弩十矢俱发 。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
扩展资料
诸葛亮在公元197-200年之间 , 搬迁到了荆州 , 隐居在刘表下属的荆州之地卧龙岗 。 这个具体的地点 , 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两地争了很多年 。
南阳方面的主要论据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臣本布衣 , 躬耕于南阳” 。
襄阳方面的主要论据是 , 东汉时南阳郡范围很大 , 不光今天河南南阳市 , 包括今天湖北襄阳一带也都归南阳管辖 。 《汉晋春秋》记载:亮家于南阳之邓县 , 在襄阳城西二十里 , 号曰隆中 。
说诸葛亮是隐居在襄阳城西的隆中 。 而且从史书上说诸葛家族与庞家、司马家、蔡家往来密切 , 而这些人多数都在襄阳一带 , 所以卧龙岗在襄阳 。
《汉晋春秋》的第一句“南阳之邓县”有些争论 , 因为今天的邓县还是属于河南的 , 并不是在襄阳城西二十里 。 此外 , 刘表的核心地区虽然在襄阳 , 但刘备当时的驻地新野确实是位于河南西南部 。
参考资料来源:

诸葛亮的老家是哪里?在琅琊郡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 。

181年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阳都 , 家世一千石(即俸禄为一千石粮食) 。 9岁母亲章氏去世 。 12岁父亲诸葛圭去世 。 由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 。 197年叔父去世 , 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移居南阳郡 。 地点在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一说在当时可能属于南郡的湖北省襄樊市隆中西 。 虽从事农业耕种 , 仍志向远大 , 自比管仲、乐毅 , 别人常常笑他 , 只有与诸葛亮友好的崔州平、徐庶相信诸葛亮有这样的才能 。 诸葛亮曾求学于司马徽、庞德公(庞统之叔)等当时名士 , 并娶名士黄承彦之女为妻 。

诸葛亮(181—234年) , 字孔明 , 号卧龙 。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 。 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 , 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 。 诸葛亮父亲诸葛圭 , 字君贡 , 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 诸葛亮早年丧父 , 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 。 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 , 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
建安二年(197年) , 诸葛玄病逝 。 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 , 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一说隐居地是南阳?) , 隐居乡间耕种 , 维持生计 。 建安四年(199年) , 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 , 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 , 而是观其大略 , 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 。 通过潜心钻研 , 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 , 而且精通战术兵法 。 他志向远大 , 以天下为己任 。 , 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 , 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 建安十二年(207年) , 诸葛亮27岁时 , 刘备“三顾茅庐” , 会见诸葛亮 , 问以统一天下大计 , 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 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 , 对内改革政治 , 对外联合孙权 , 南抚夷越 , 西和诸戎 , 等待时机 , 两路出兵北伐 , 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 , 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 [即今湖北襄阳以西十三公里的古隆中山 , 当时为南阳郡辖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 , 思想豁然开朗 。 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 , 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 , 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 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 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 , 联孙抗曹 。 大败曹军于赤壁 , 夺占荆州 。 建安十六年 , 攻取益州 。 继又击败曹军 , 夺得汉中 。 二十六年 , 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 , 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 , 主持朝政 。 三年(223年) , 刘备病危 , 以后事相托 。 刘禅继位 , 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 , 领益州牧 。 勤勉谨慎 , 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 , 赏罚严明 , 与东吴联盟 , 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 , 实行屯田 , 加强战备 。 建兴五年(227年) , 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 , 率军出驻汉中 , 前后6次北伐中原 , 多以粮尽无功 。 十二年 , 终因积劳成疾 , 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 将后事托付姜维 。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 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 , 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 。 诸葛亮的著述 , 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 , 共二十四篇 , 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 后人所编 , 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 。 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 。 诸葛亮娴熟韬略 , 多谋善断 , 长于巧思 , 曾革新“连弩” , 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 , 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 , 作“八阵图” 。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 , 全国有数十处 。 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 。 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 。 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 。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 , 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 , 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 , 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 。 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 , 规模宏伟 , 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 , 既是凭吊先贤之所 , 又是文物游览之地 。 更有意义的是 , 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 , 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 。 此外 , 还有建于唐代前的五丈原诸葛庙 , 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 , 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 。 浙江兰溪的诸葛镇 , 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 。 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 , 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 。 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 , 内设诸葛亮灵位 。 近些年 , 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 , 影响日盛 , 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