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花生怎么种,怎么用小盒子种花生


花生如何种 播种:
(1)春季5cm土层地温稳定在12℃时,珍珠豆型花生即可播种 。 约在4月底至5月上旬,地膜覆盖栽培可稍提前7~10天 。
(2)播种密度与方式 。 垄作:垄距50cm,穴距13~17cm,即12万~15万穴/公顷,每穴播两粒 。 地膜覆盖畦作:一畦两行,小行距40cm,穴距13~17cm,每穴两粒,即12万~15万穴/公顷 。
1.当幼苗破膜拱土,开始露出真叶时,扒去膜上的土,使子叶露于地表 。 发现缺穴,立即用催出芽的种子补种 。
2.开花前在畦沟内进行1次中耕除草 。 在开花下针到荚果充实期间,根据花生长势,可在叶面喷施500倍先科追肥精替代根部追肥或者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500倍溶液2~3次,促进果实发育,提高花生的产量 。
3.在此期间,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水 。



花生怎么种植 1、选种
应选当年产花生,在种子剥壳时将病粒、瘪粒、破粒剔除,留下粒大、籽粒饱满、色泽新鲜、表皮光滑、形状一致的种子 。
2、浸种
花生种子在吸水量达自身重量40%以上时,才能开始萌动 。 浸种时间不宜过长,在20℃温水中,浸种12~20个小时 。 浸种完毕后,在清水中淘洗1~2次 。
3、催芽
花生种仁在10℃时不能发芽,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在3~4天后发芽率可达95% 。 催芽时用平底浅口塑料网眼容器或塑料苗盘,种子厚度不超过4cm,每天淋水2~3次,每次淋水要淋透、,以免种子过热发生烂种 。
4、二次催芽
在第一次催芽2~3天后,将催好芽的种子进行一次挑选,去除未发芽的种子,将已发芽的种子进行二次催芽,适宜温度为20~25℃ 。 温度过高,生长虽快,但芽体细弱,易老化;温度过低,则生长慢,时间长易烂芽或子叶开张离瓣,品质差 。
苗盘叠放,每5盘为一摞,最上面放一空盘,空盘上盖湿麻袋或黑色薄膜保湿 。 每天淋水3~4次,务必使苗盘内种子浇透,以便带走呼吸热,保证花生发芽所需的水分和氧气,同时进行“倒盘” 。 盘内不能积水,以免烂种 。 6~7天后即可采收 。
花生芽生长期间始终保持黑暗,播种后将苗盘叠起,盖上黑色薄膜遮光,在芽体上压一层木板,给芽体一定压力,可使芽体长得肥壮 。
5、采收
发芽时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同时胚轴也向上伸长、变粗 。 食用标准为:根长为0.1~1.5cm,乳白色,无须根 。 下胚轴象牙白色,长1.5cm左右,粗0.4~0.5cm 。 种皮未脱落,剥去种皮,可见乳白色略带浅棕色花斑纹的肥厚子叶,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每1kg种子可产3kg的果芽 。
扩展资料
我国花生分布范围虽然广泛,但是由于其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适宜的生育期,因此生产布局又相对集中 。 2008~2012年种植面积达150万亩的省份有豫、鲁、冀、粤、辽、川、皖、桂、鄂、赣、吉、湘、苏、闽14个,
它们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3.5%,总产占全国的96.0%,成为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地 。 其中,南方9个省区的花生年种植面积超过150万亩,种植面积总计占全国的35. 8%;总产占全国的30.3% 。
花生宜气候温暖,生长季节较长,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在我国,山东生长最佳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花生怎么种 花生种植方法如下:
【产地选择】
(1)产地环境 。 应符合绿色食品NY/T391-2000的要求 。
(2)土壤 。 选择色泽浅,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 黄土地和红土地花生味道更好,但收获麻烦 。
【品种选用】
选用经审定推广的、生育期适宜、比较早熟、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抗旱性较强、较抗叶斑病、理化指标符合绿色食品花生要求的品种 。 主要有:唐油四号、白沙1016.锦花5号、大白沙、鲁花十二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