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医院让危重患者“趴”着是为何?

本文转自:西部网
4月19日清晨, 西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忙碌的早交班结束后, 张惠民主任查看患者, 与患者交流:“老爷子, 我们帮您翻个身, 咱们趴几个小时吧!”, 征得患者配合后, 1名医师、6名护士来到患者床旁, 经过有条不紊的协作, 患者顺利转变为俯卧位, 继续经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
科普一下:医院让危重患者“趴”着是为何?
科普一下:医院让危重患者“趴”着是为何?
ICU内, 危重患者摆放为“趴”着的体位较为常见, 称作“俯卧位通气” 。 那么, 为何危重患者需要让“趴”着呢?
01 何为“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是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进行翻身, 使患者在俯卧位的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治疗 。
主要原理:有效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 同时在重力作用下, 使肺及气管内的分泌物得到良好的引流, 而且能减少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 对于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来说是一个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方式 。
【科普一下:医院让危重患者“趴”着是为何?】
科普一下:医院让危重患者“趴”着是为何?
02 俯卧位通气适应症?
1.ARDS顽固性低氧血症对常规机械通气不能纠正者;
2、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指数≤100mmHg;
3、当呼气末正压≥5cmH2O,吸入氧浓度≥0.6时, 氧合指数<150mmHg 。
03 俯卧位通气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未缓解的颅内压升高、脑水肿、尚未稳定的脊髓损伤、骨折(锁骨、面部骨折)、重度烧伤患者等 。 这类患者不能耐受剧烈的体位改变 。
2.相对禁忌证: 腹腔高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行气管切开术、孕妇、腹部手术后 、较肥胖患者 。
04 俯卧位通气操作方法
1.患者适当镇痛镇静, 配合度良好的患者给予充分沟通;
2.吸引气道及口腔分泌物;
3.整理床单元, 取掉监护和袖带, 整理呼吸机管路、输液管、引流管;
4.将患者抬至床的一侧, 脱掉上衣、摆放枕头;1名医生或呼吸治疗师站在患者头侧, 维护气管插管导管及中心静脉导管;4-6名护士将患者180°翻转至另一侧枕头上, 使用患者身下的枕头将其移至床正中;
5.连接心电监护、袖带, 整理输液管、引流管, 整理呼吸机管路;
6.整理床单元, 将患者摆放至目标体位 。
05 俯卧位通气疗程?
治疗时间视患者病情需要有所不同, 常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延长治疗时间, 在临床实际治疗中, 有些患者甚至需要每日不低于16小时 。
06 终止俯卧位指征
1.氧饱和下降明显;
2.血流动力学紊乱且无好转;
3.准备撤机;
4.呼气末正压≤8cmH2O,吸入氧浓度≤0.4 。
科普一下:医院让危重患者“趴”着是为何?
科普一下:医院让危重患者“趴”着是为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