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如下: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 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 而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3、历史实践表明 , 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 , 只讲性质和方向 , 不讲程度和水平 , 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 , 不讲性质和方向 , 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 , 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 , 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 。
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 从社会性质上看 , 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 , 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 。
社会主义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 , 消灭剥削 , 消除两极分化 ,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为此 , 要坚持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 。 但发展生产力只是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 还需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制度保证 。
在私有制下 , 生产力无论发展到多高程度 , 都会存在贫富两极分化 , 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这一基本原理 , 无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都需要坚持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文章插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第一 ,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
第二 ,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 它既不同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尚未确立的过渡时期 , 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
这个阶段从我国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 , 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 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
一、这个阶段 , 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 这是一个总的概括 。
二、这个阶段 , 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业的农业国 , 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
三、这个阶段 , 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 , 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
四、这个阶段 , 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 , 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
五、这个阶段 , 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 , 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
六、这个阶段 , 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 , 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 , 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
七、这个阶段 , 是通过改革的探索 , 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