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知识|宝宝中耳炎怎么治疗,宝宝中耳炎怎么处理


小孩出现中耳炎,该怎么办? 慢性中耳炎是一个从急性中耳炎开始的长期病变过程,常合并鼓膜穿孔并有脓液从中耳流出,所以也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从专业学术的观点来说,慢性中耳炎仅是一个笼统的名词,因为它不能代表不同的病理变化,而且这些不同的病理变化又需要原则上不同的处理方式 。 所以,从实际出发,根据慢性中耳炎不同的发展规律,将它区分为不同类型,再来进行处理方为妥当 。 慢性中耳炎的分类一般可分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其中包括单纯型、骨疡型及胆脂瘤型)和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后者又可分为渗透性、遗迹性、胶性、分泌性中耳炎以及中耳积液、胶耳等 。 其症状根据分类的不同而异 。 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就是流脓,并伴有听力减退 。 脓液的性质有脓性和粘脓性之分,如脓性分泌物伴恶臭味常常提示合并胆脂瘤形成;如粘脓性分泌物无臭味,则可能属于慢性单纯中耳炎 。 1、慢性中耳炎治疗之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 。 慢性中耳炎治疗之中医食疗 (1)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服5天,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最佳 。 (2)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 2、慢性中耳炎治疗之局部疗法 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方法按不同病变情况选用药物:①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o.3%氧氟沙星滴耳液、o.25%氯霉素液、3%洁霉素液等;用于鼓室粘膜充血、水肿,有脓或粘液脓时 。 ②酒精或甘油制剂 。 如3%硼酸酒精、3%硼酸甘油、2.5%~5%氯霉素甘油等;适用于粘膜炎症逐渐消退,脓液减少,中耳潮湿者 。 ⑧粉剂,如硼酸粉、磺胺噻唑与氯霉素粉等:仅用于穿孔大.脓液极少时,有助于干耳 。
小孩中耳炎如何处理? 对于儿童中耳炎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手术对其创伤性太大,所以较少使用 。 具体还是到北京首大治疗吧,这儿挺放心的


小儿急性中耳炎要怎么治疗 急性中耳炎并发面瘫的病理至今还不明确,可能是由于感染和面神经管周围的骨炎影响了面神经,或是由于细菌毒素造成面神经脱髓鞘病变,也可能是因血栓产生的梗死导致面神经缺血 。
急性中耳炎而致的不完全面瘫,在早期行鼓膜切开和应用足量抗生素后一般都能治愈,这一点已得到普遍认可 。 但对完全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各家意见不一 。 有的学者认为,当完全性面瘫表现出一种或几种预后不良的症状,如泪液或唾液量减少,神经传导异常,应即行面神经减压;而另一些学者主张,在完全性面瘫期只需行乳突根治术,只有对面神经功能迟迟不恢复的患者才做面神经减压术 。
英国国立儿童医疗中心收治10 例急性中耳炎所致的面瘫,10 例中不完全性面瘫8例,完全性面瘫2例 。 前者经静脉用广谱抗生素及鼓膜切开术后,除1例9个月恢复外,均于1~ 60 天内完全恢复;后者经上述治疗一周后因持续发热及耳溢而行完壁式乳突根治术(未做面神经减压),2例分别在3个月和7个半月后完全恢复 。
对急性中耳炎而致的面瘫,除了面神经受压产生病变外,行手术减压的必要性值得怀疑,特别是因血栓梗死而致的面瘫,过多地分离,暴露水肿缺血的面神经,反而会使其受到进一步的损伤,认为用最保守的方法有效地处理面神经管周围的炎症,彻底清除病灶,控制感染而不需行面神经减压就能使面神经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