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梅花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文章插图
桃粉大蚜即“腻虫”之一种,主要在嫩梢和幼叶上刺吸汁液 。 该虫以卵在梅花的枝、芽上越冬,来年3—4月梅花抽梢展叶时,孵化出的无翅若蚜危害最甚,雨水多的年份发生严重,并能诱发煤污病 。
梅花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文章插图

防治方法: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液喷杀;家庭少量梅株出现蚜虫,可用苦楝叶揉汁稀释喷杀,也可用草木灰洒在有蚜虫的枝叶上,过1—2个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枝叶即可 。
黄褐天幕毛虫以幼虫啃食嫩芽、新叶及叶片,并在枝杈处吐丝结成天幕状网,群居于白色天幕上,老熟幼虫离开天幕分散暴食,严重时可将整株叶片吃光 。
防止方法:【梅花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发现幼虫群集在天幕上时,可清除网幕、烧死幼虫;用10%的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液或2.5%的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杀 。
桃红颈天牛桃红颈天牛是危害梅桩主干的主要害虫 。 遭其危害的梅桩基部地面上,常堆存有红褐色的虫粪 。  
梅花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文章插图

防治方法:5—6月在雨后晴天的中午,寻找在枝干上歇息的成虫,将其杀死,或用2.5%的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杀;在树干上发现排粪虫孔后,用毒签插入虫孔熏杀,或用药棉蘸敌敌畏堵塞虫孔;秋末冬初,进行树干涂白 。
蚧壳虫危害梅花的蚧壳虫种类较多,主要有桑白盾蚧、糠片盾蚧、梨圆盾蚧、朝鲜球坚蚧、龟蜡蚧、褐软蜡蚧等,其中尤以朝鲜球坚蚧危害最为严重 。 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密集在枝干上汲取汁液,严重时使树势减弱,造成枝条枯死或全株死亡 。 它还是膏药病的主要传播虫媒 。 该虫严重发生时,虫株率达90%,梅株死亡数占死亡总数的85% 。
梅花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文章插图

防治方法:5月上中旬卵孵化盛期,用50%的杀螟松1000倍液,或50%的马拉硫磷500倍液,或40%的乙酰甲胺磷500倍液+除虫菊脂2000倍液,进行喷洒,对若虫杀灭效果都很好;用7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对朝鲜球坚蚧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 。
红蜘蛛即叶螨 。 梅花普遍受其危害,且比较严重 。 它以成虫、若虫在叶片背面危害,初为受害叶片正面出现黄白色失绿小点,后失绿面积扩大,叶片失去光泽,严重时一片苍白,造成提前落叶 。 成螨卵圆形,初脱皮时为红色,取食后变为暗红色,大小在0.5毫米左右,若螨、幼螨略小 。 该虫一年发生10代以上,以卵和成螨在枝干的粗皮裂缝和落叶层间越冬,5-7月干旱时最为严重 。
梅花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文章插图

防治方法: 用25%的倍乐霸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或用20%的灭扫利乳油2500倍液喷杀,或用5%的尼索朗乳剂1500倍液喷杀 。 因其虫体较小,且藏匿于叶背面,喷药时一定要仔细均匀,并轮换使用不同的杀螨剂 。
袋蛾 即“吊死鬼” 。 危害梅花、果梅的有大袋蛾、小袋蛾、茶袋蛾、白囊袋蛾等 。 幼虫为丝质袋囊所包裹,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或少数排列零乱的枝梗 。 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内越冬;4-5月化蛹,5月底羽化,6月上旬为幼虫孵化高峰,到11月复以老熟幼虫在囊内越冬 。 初孵幼虫在晴天中午爬出母囊,吐丝下垂,随风传播,在适宜的梅株或其他植物上吐丝缀叶成囊 。 幼虫藏匿于囊内,取食迁移时负囊而行,初时取食叶肉,剩下上表皮,使叶片呈透明斑点,长大后食叶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啃食茎干表皮、嚼食果肉;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时,危害特别严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