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甜汤,从一碗汕头濠江的里前东京丸说起

本文转自:南方农村报
常说, 甜汤是广东人写给世界的一封情书 。 在广东潮汕, 人们喝“甜汤”讲究“正统”二字 。 细数配料, 东京丸、姜薯、薏米、百合、莲子、白果……每一样都称得上传统的潮汕食材 。 其中, 东京丸更是每个潮汕人的味蕾记忆, 逢年过节, 家人围坐, 一碗东京丸汤, 寓意团团圆圆, 生活甜甜蜜蜜 。
城市发展飞速, 东京丸逐渐消失街头 。 然而, 在东京薯“一村一品”专业村——濠江区滨海街道里前社区, 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东京薯种植和东京丸加工大军, 传统产业正焕发新活力 。 濠江区农业农村部门分管领导表示, 濠江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全力打好东京薯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 打造助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以东京薯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
那么, 备受潮汕人喜爱的“东京丸”究竟有何魔力, 在里前社区, 我们一探究竟 。
民俗小吃, 舌尖“乡愁”
“‘东京丸’与‘东京’有关吗?”这是外地人常闹的笑话, “东京丸”名字不是出自地名, 而是一种植物——东京薯 。 东京薯学名竹芋, 味甘、性凉,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上茎多分枝, 高约1.5公尺 。 枝上叶多, 有长而窄的叶鞘, 椭圆形叶片大而开展 。
潮汕甜汤,从一碗汕头濠江的里前东京丸说起
东京薯
东京薯一年只收一造, 主要用于制作东京丸 。 该过程基本都靠人工, 工序十分繁琐, 包含洗净、晾干、剥皮、磨薯、换水、搅拌、沉淀、吸水、筛粉、摇丸、晒丸等环节 。 其中, 仅换水、搅拌、沉淀的程序至少重复三次, 一直等到倒出的水足够清澈才算完成, 差不多要花上一周的时间 。 另外, 个头小的东京薯也不适合作为原材料, 据当地人估计, 制作一斤丸便需耗费六斤多薯, 足见其珍贵程度 。
潮汕甜汤,从一碗汕头濠江的里前东京丸说起
【潮汕甜汤,从一碗汕头濠江的里前东京丸说起】东京丸制作工序——搅拌、沉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