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知识|宝宝大便绿色怎么回事,宝宝大便颜色对照表


宝宝大便绿色怎么回事? 一、宝宝大便绿色是怎么回事
1.腹部着凉或消化不良
如果宝宝腹部受凉,或者是食物消化不良的情况下,不但会出现溢奶的情况,而且大便也会变成绿色,这个时候如果合并细菌感染,那么就需要积极进行抗菌治疗 。 但如果化验结果中,没有细菌感染,只需要保暖腹部,避免再次受凉即可 。
2.宝宝没吃饱
当宝宝没有吃饱时,会因为饥饿,导致肠胃蠕动速度过快,这样会使肠道中的胆红素,来不及转换就排出,这样就会使大便变绿和变稀 。
3.胆汁分泌
如果宝宝摄入的脂肪不够,这样就会使胆汁消耗得过少,进而会导致多余的胆汁从大便中排出,就会使大便出现绿色 。
4.无法吸收铁
部分没有母乳的宝宝,只能通过吃奶粉,来摄入营养 。 如果吃了含有铁质的奶粉,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铁物质的话,就会使大便出现黄绿色的情况,同时大便中还有较大的白色颗粒,且容易发出臭味 。
5.更换食物时正常情况
当宝宝刚添加辅食时,比如吃了蔬菜泥 。 这个时候大便中,就会有少量的绿色菜泥,而很多家长就认为,这是因消化不良引起的,就会停止添加辅食,但其实这是更换食物,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
二、宝宝大便绿色怎么处理
1.妈妈忌辛辣食物
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现绿色大便,妈妈在饮食上,就需要特别注意,禁止吃一些辛辣生冷的食物,否则会影响到宝宝的肠胃,使其消化不了 。
2.注意维生素和水的摄入
母乳喂养的妈妈,应多摄入维生素过高的食物,这样可以帮助铁的吸收 。 平时要多吃新鲜蔬果,尽量不要吃含脂肪量过多的食物,每天最好摄入水1300毫升 。 同时在宝宝吃奶之后,也可以给他适当的喂一些水 。
宝宝大便绿色怎么回事 不知你所指的宝宝大便绿色是青绿色还是墨绿色 。 大便的性状如何,是干的还是稀的,次数有几次?如果的青绿色的稀状大便次数增加,那么宝宝可能是由于未吃饱,引起的饥饿性腹泻 。 注意增加宝宝的奶量即可 。 腹部受凉也会造成宝宝大便性状的改变,平时注意宝宝腹部的保暖 。
大便墨绿色是因为食物残渣经胆汁消化,而胆汁是黄色并使大便成为酸性,排出后与空气接触,偶尔会变成绿色;一般喂母乳的大便容易偏向酸性,可成为绿便排出 。
专家答
大便有绿色,说明消化有问题 。 因此吃奶要有节制,要定时定量地喂 。
许多乳儿排出的大便是绿色的,这种现象不是宝宝有病,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 大便的颜色与胆汁的化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 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肝细胞不断地分泌胆汁,胆汁汇入肝管,再经胆总管输入十二指肠 。 胆汁的颜色与其中所含的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有关,可由金黄色到深绿色不等 。 胆色素包括胆红素和胆绿素,它们之间可相互转化 。 小肠上部的胆汁含有胆红素和胆绿素,使大便呈黄绿色 。 当大便推送到结肠时,胆绿素经过还原作用,又转变为胆红素,这时大便呈黄色 。 人乳喂养儿的大便偏酸性,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部分胆红素转变为胆绿素,使排出的大便呈浅绿色,这是正常现象;而牛乳喂养儿的大便偏碱性,能使部分粪胆红素进一步转变为粪胆原,粪胆原是无色的,所以大便呈浅黄色 。
从婴儿大便判段婴儿的消化健康 吃母奶的婴儿大便是金黄色的,质如软膏,不臭,酸性 。 初生儿每天有大便2--4次,
1岁大的婴儿每天只大便1--2次 。 喂牛奶的婴儿大便较硬,呈淡黄或灰土色,中性或碱性,有臭气,其中常见白色的凝块,每天大便1-2次 。
如因母奶不足,加喂米、面等食物,婴儿大便的臭气增加,颜色变深,为暗褐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