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三国的作者是谁,三国演义的作者的简介( 四 )


3、成书过程
元末明初 , 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 , 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 , 写成《三国演义》 。 现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 , 称为嘉靖本 , 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 , 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
继嘉靖本之后 , 新刊本大量出现 , 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 , 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 。 清康熙年间 , 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了一些修改 , 主要是整理回目 , 修正文辞 。 改换诗文等 , 内容没有大的改动 。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解读:三国分为《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作者分别是:陈寿和罗贯中 。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 , 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 , 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 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 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 ,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主要人物有-----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 ,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 《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 。
元末明初 , 社会矛盾尖锐 ,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 群雄割据 , 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 , 推翻元王朝 , 建立明王朝 。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 , 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 , 生活在社会底层 , 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 , 期望社会稳定 , 百姓安居乐业 , 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 , 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 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
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 , 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 , 写成《三国演义》 。
现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 , 称为嘉靖本 , 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 , 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 继嘉靖本之后 , 新刊本大量出现 , 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 , 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 。 清康熙年间 , 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了一些修改 , 主要是整理回目 , 修正文辞 。 改换诗文等 , 内容没有大的改动 。

扩展资料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为了总结历史的兴衰规律 。 或日:“合久必分 , 分久必合”是一种历史循环论或是宿命论的思想 。 然而 , 至少从《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周末七国分争”至清代 , 这一规律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
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 , 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 , 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 , 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 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 , 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 , 也是暴君的象征 , 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 , 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反动动乱的愿望 。
但是 , 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 , 而不是奸臣 。 所以 , 他虽然时常被对手称为“汉贼” , 却仍然是文有谋臣 , 武有勇将 , 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卫他 。 与吴、蜀相比 , 曹魏反而有着不可思议的优势 。 正因为如此 , 小说最后 , 被人们拥护的明君刘备却命丧白帝城 , 而被人们视为“汉贼”的曹操却差一点统一了全国 。 这是三国的悲剧 , 也是历史的必然 。 这也体现了作品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