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 春天怎么捂才合适

“春捂秋冻”是一句古老的民谚 , 又一年的春天来了 , 春天为什么要“捂”呢?
“春捂”就是说在春季 , 气温刚转暖时 , 不要过早脱掉棉衣 , 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 , 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 由冬季转入初春 , 乍暖还寒 , 气温变化又大 。 俗话说“春天孩子儿脸 , 一天变三变” 。 过早脱掉棉衣 , 一旦气温降低 , 给宝宝的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来个突然袭击 , 会使其措手不及 , 难于适应 , 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 同时进入春季 , 病菌大量繁殖 , 乘虚侵袭宝宝机体 , 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

其次 , 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说 , “春夏养阳” , 春天是一个养阳的时候 。 养阳怎么养?两个方面 , 第一 , 要保护身体中的阳气 。 春天是风邪肆虐的季节 , 而早春气候还比较冷 , 风邪夹带寒邪 , 是很容易伤阳气的 , 所以需要稍微多穿点以保护阳气 。 另外 , 春天重舒发 , 身体内的阳气也开始活跃 , 想舒发出来 , 这时候我们就要配合它让它顺利得出来 。 那如何能让它顺利出来?就是需要打开你的毛孔 , 出汗 。 所以 , 春天稍微多穿点 , 让你的身体时刻都是暖和的 , 这样你的毛孔就是张开的 , 就有利于汗液的排除 。 当然了 , 你得注意清洁 , 否则穿得多 , 如果汗比较多的话 , 反而堵塞了毛孔 。

春捂秋冻 春天怎么捂才合适

文章插图








春捂益处
第一 , 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 , 因为无论季节如何变化 , 人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7度左右 , 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 , 一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二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 。 如果过早地减掉衣服 , 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 , 影响身体健康 。
第二 , “春捂”有利于抵御风寒 。 人体也同自然界一样 , 在春天开始复苏 , 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 , 毛孔张开 。 这时当冷风袭来时 , 就能长驱直入 , 使人感到寒冷 。
第三 , “春捂”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 , 在初春时节 , 经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南下 , 导致气温急剧下降 。 在这种情况下 , 如果不“捂”着点儿 , 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 , 许多人甚至可能会患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
春捂部位
对于春捂 , 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 。 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 , 早晚低温 , 细菌病毒活跃 , 人容易生病 , 重点“捂”头颈与双脚 , 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 。 寒多自下而起 , 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 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 , 容易遭到风寒侵袭 。 女性如果过早换裙装 , 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 。 春天还是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 这些疾病的发生虽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 , 但感染后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和起居调养 。 不忙脱衣 , “春捂”得法 , 可有效减少发病几率 。
据对“春捂”的科学研究 , 专家提出了一些供人们在实践中便于“操作”的数据 , 称为“春捂指数” 。
一、把握时机
冷空气到来前一两天未雨绸缪 。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 ,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 。 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 。 而青光眼、心肌梗塞、中风等 , 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 。 因此 , 捂的最佳时机 , 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一两小时 , 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