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自由女神是哪个国家的,自由女神像在哪里哪个国家( 三 )



观光的游人从铜像底部乘电梯直达基座顶端 , 然后沿着女神像内部的171级盘旋式阶梯登上顶部的冠冕处 。 为了方便游人 , 每隔三节旋梯就设置一些休息座 , 供不能一口气登顶的游客小憩 。 冠冕处可同时容纳40人观览 , 四周开有25个小铁窗 , 每个窗口高约1米 。 通过窗口向外远眺 , 东边可见有“钢铁巴比伦”之称的曼哈顿岛上高楼大厦林立;南边的纽约湾一望无际 , 波光船影相映;北边的哈得逊河逶迤伸向远方 。 从冠冕处向右还可登上铜像右臂高处的火炬底部 , 这里可容纳12人凭窗远望 , 因顾及安全因素 , 此处已不再对外开放了 。 塑像的基座是一个大厅 , 1972年美国联邦政府将其辟为移民博物馆 。 馆内设有电影院 , 为游客放映美国早期移民生活的影片 。 从市区到自由岛之间 , 每隔半小时有一班轮渡 , 来往非常方便 。
创作这一艺术杰作的是19世纪后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雕塑家 , 他的名字叫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 。 1834年巴托尔迪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意大利人家庭 。 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雕塑艺术 , 自由女神的形象很早就存在于他的心目中了 。 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推翻第二共和国后的一天 , 一群坚定的共和党人在街头筑起防御工事 , 暮色苍茫时 , 一个年轻姑娘手持熊熊燃烧的火炬 , 跃过障碍物 , 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 , 波拿巴分子的枪声响了 , 姑娘倒在血泊中 。 巴托尔迪亲自目睹这一事实 ,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 从此这位高攀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为他心中自由的象征 。
1865年 , 巴托尔迪在别人的提议下 , 决定塑造一座象征自由的塑像 , 由法国人民捐款 , 作为法国政府送给美国政府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 。 有趣的是:没过多久 , 巴托尔迪在一次婚礼上同一位名叫让娜的姑娘邂逅 , 让娜长得美丽端庄 , 仪态万方 。 巴托尔迪认为让她来为“照亮全球的”自由神像做模特是十分相称的 , 让娜欣然文诺这一要求 。 在雕塑过程中 , 他们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 , 终于结为夫妻 。
1869年自由神像的草图设计完成 , 巴托尔迪便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雕塑工作 。 他曾去过美国旅行 , 争取美国人对塑像计划的支持 , 但美国人迟迟没有意识到这一礼品的珍贵 。 直到1876年巴托尔迪参加在费城举行的庆祝独立100周年博览会时 , 为了引起公众的注意 , 便把自由女神执火炬的手在博览会上展出 , 才引起一场轰动 。 摆在人们面前的这只手仅食指就长达2.44米 , 直径1米多 , 指甲厚25厘米 , 火炬的边沿上可以站12个人 。 于是这件几天前还鲜为人知的雕塑品顿时身价百倍 , 成为美国人人渴望欣赏的艺术珍品 。 不久 , 美国国会便通过决议 , 正式批准总统提出接受女神像的请求 , 同时确定贝德罗岛为建立女神像的地点 。
1884年7月6日 , 自由像正式赠送给美国 。 同年8月5日 , 自由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动工 。 1886年初 , 75名工人爬上高高的脚手架 , 用30万只铆钉把自由神像约100块零件钉到它的骨架上 。 10月中旬 , 自由神像的建立终于全部完工 。 10月28日 , 美国总统亲自参加自由神像揭幕典礼并发表了讲话 。 无数群众簇拥在神像周围 , 怀着激动的心情企首仰望着自由女神像第一次露出她庄严的面容 。
巴托尔迪由于他的卓越功绩而当选为纽约市荣誉市民和法国荣誉勋团指挥级团员 。 他于1904年10月5日在巴黎逝世 , 但他所塑造的自由神像永远表达着人民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