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教育理论有哪些,教育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请问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包括哪些 分析如下: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 。 马斯洛提出 , 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 , 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 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 , 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 。
(2)需要的出现遵循着层次排列的先后顺序 , 一般来讲 , 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 。
(3)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 , 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工作 , 以获得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 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 , 如何获得成就 , 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 , 如何自我实现等等 。
二、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1)在一般情况下 , 动机愈强烈 , 工作积极性愈高 , 潜能发挥的愈好 , 取得的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 , 动机的强度愈低 , 效率也愈差 。 因此 , 工作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 。 然而 , 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 ,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 , 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 。
(2)上述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 , 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 。 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 , 动机强度高 , 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 , 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
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心理学研究证明 , 遗忘是有规律的 。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 他选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材料 , 为了尽量避免已有的经验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
(2)实验时先让受试者将材料记熟 , 之后再分别按不同的时间间隔重新学习这些材料 , 将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作为指标 , 用以测量遗忘的进程 。
(3)结果表明 , 学习材料记熟后 , 经过l/3小时再重新学习 , 可以节省58.2%左右诵读时间;经过一天之后再学习 , 可节省33.7%左右诵读时间;六天后再学习 , 节省时间就缓缓地下降到25.4%左右 。 艾宾浩斯依据这些数据资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
(4)之后 , 一些心理学家选用无意义材料或有意义材料对遗忘的进程进行重复实验 , 结果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 。
五、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
(1)遗忘是先快后设的 。 识记材料后在头脑中保持材料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 , 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别迅速 , 遗忘最多 。
(2)遗忘是不平衡的 。 保持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渐趋稳定 , 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 。
(3)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 , 忘得多 , 以后忘得慢 , 忘得少 。
六、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规律:
(1)服从规则 , 认为规则是神圣不可改变的 。
(2)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是非 , 而不是从动机来判断好坏 。
(3)单方面尊敬权威 , 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
(4)看待行为有绝对化倾向(或全对 , 或全错) , 不能设身处地看问题 。
(5)赞成严惩 , 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 。 把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相混沼 , 以为不端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上帝)的惩罚 , 所以认为人们生病受灾乃是自己行为不端的结果 。
扩展资料
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 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 。 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