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的繁殖方法之


芍药的繁殖方法之

文章插图

芍药传统的繁殖方法是用:分株、播种、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 其中以分株法最为易行, 被广泛采用 。 播种法仅用于培育断品种、生产嫁接牡丹的砧木和药材生产 。 观赏品种的快速繁殖, 是一项急待解决的课题, 一直寄希望于组织培养, 国内外都进行了许多工作, 至今虽有进展, 但距实际应用尚有相当距离 。
分株法
分株法是芍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 芍药产区的苗木生产, 基本采用此法繁殖 。 其优点有三:一是比播种法提早开花, 播种苗4~5年开花, 而分株苗隔年即可开花;二是分株操作简便易行, 管理省工, 利于广泛应用;三是可以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 。 缺点是繁殖系数低, 三年生的母株, 只能分3~5个子株, 很难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大生产及不断飞速增长的国内外花卉市场的需要 。 这一直是困扰芍药苗木生产的一大难题 。
1.芍药的繁殖方法之分株法分株时间芍药的分株, 理论上讲, 从越冬芽充实时到土地封冻前均可进行 。 但适时分株栽植, 地温尚高, 有利于根系伤口的愈合, 并可萌发新根, 增强耐寒和耐旱的能力, 为次年的萌芽生长奠定基础 。 不可过早分株, 以免发生秋发现象, 影响翌年的生长发育;亦不宜过迟分株, 其时地温已不能满足芍药发根的需要, 以致次年新株生长不良;若迟至春天分株栽植, 芽萌发出土, 因春季气温渐高、空气温度小, 蒸腾量大, 分株后根系受伤, 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 造成断株生长十分衰弱, 甚至死亡, 所以我国农谚有“春分分芍药, 到老不开花”之说 。 芍药分株适期一般较牡丹为早, 荷泽的农谚“七月芍药, 八月牡丹(指农历月份)”, 是说在菏泽, 从8月底芍药就可以分株了, 直至9月下旬(处暑至秋分) 。 而扬州在9月下旬到11月上旬分株 。 分株苗经三四年生长又可再次分株 。 年久不分, 会因根系老朽, 植株生长衰弱, 开花不良 。
2.芍药的繁殖方法之分株法分株方法【芍药的繁殖方法之】分株时细心挖起肉质根, 尽量减少伤根, 挖起后, 去除宿土, 削去老硬腐朽处, 用手或利刀顺自然缝隙处劈分一般每株可分3~5个子株, 每子株带3~5个或2~3个芽;母株少而栽植任务大时, 每子株也可带1~2芽, 不过恢复生长要慢些, 分株时粗根要予以保留 。 若土壤潮湿, 芍药根脆易折, 可先晾一天再分, 分后稍加阴干, 蘸以含有养分的泥浆即可栽植 。 在园林绿地中, 芍药栽植多年, 长势渐弱急待分栽, 又不能因繁殖影响花期时游人观赏, 可用就地分株的方法, 用锹在芍药株旁挖一深穴, 露出部分芍药根, 然后, 用利铲将芍药株切分, 尽量减少对原株的震动, 取出切分下来的部分, 进行分株栽植, 方法同上一般以切下原株的一半为宜 。 挖出的深穴, 可加人适量肥料掺土压实 。 也可以用隔行分栽或隔株分栽的方法, 这样, 可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 分株复壮, 只是要连续分株2~3年而已 。 但是, 因为芍药忌连作, 隔行或隔株分栽的方法, 不可连续应用, 否则病虫害发生严重, 生长不良, 甚至死亡率大为增加 。
芍药作药用栽培时, 芍药产区多用芍头分株繁殖, 秋天挖出母株, 将粗根全部切下药用, 而将带芽的芍头作为繁殖材料 。 首先去除无芽和病脚的芍头, 将芍头切分成块状, 每块带壮芽2~3个, 芍头厚2厘米, 过厚主根不壮, 多分叉, 过薄则养分不足 。 最好随切分, 随栽植, 若不能及时栽植, 不要切分, 芍头可沙藏备用 。 宜于8月上旬到9月下旬栽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