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屈原生活在哪个国家,屈原是属于哪个朝代的


屈原是哪个国家屈原 , “原”是他的字 , 本名是“平” , 大约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在世 , 战国时期的楚国人 。 他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人 , 生来就是贵族 。 生在优渥之家 , 从小接受的就是贵族教育 , 所以他从小就博闻强识 , 志向远大 。
 
学生时代我们都读过他的《离骚》 , 诗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 , 肇锡余以嘉名 , 名余曰正则兮 , 字余曰灵均 。 ”按照屈原自己的说法 , 父亲给他取的名叫“正则” , 字为“灵均” , 那他的名字又怎么会是“平” , 字是“原”呢?
 
东汉时候的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是这么解释的 , “正则”:“正 , 平也;则 , 法也”;“灵均”:“灵 , 神也;均 , 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 , 养物均调者 , 莫神于地” , 所以屈原名“平以法天” , 字“原以法地” 。 看完这个 , 我只能感叹古人取个名字都这么多弯弯绕啊!
 
屈原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非常高 , 他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 “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 被誉为“楚辞之祖” , 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逸响伟辞 , 卓绝一世”是对他的最高评价 。
 
屈原虽然是贵族 , 却有变法的远见和勇气 , 他提倡“美政” , 主张对内举贤任能 , 修明法度 , 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 由于变法触及贵族利益 , 他被贵族排挤诽谤 , 贬官先后被流放到汉北和沅湘流域 。
 
【历史地理知识|屈原生活在哪个国家,屈原是属于哪个朝代的】后来 ,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 , 故便国已亡 , 屈原觉得“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 自沉于汨罗江 , 以身殉国 。 当地百姓听闻屈原大夫投河 , 纷纷参与打捞救援 , 奈何始终不见屈原的尸身;而后又担心鱼虾啃食他的身体 , 便将随身的米团扔进水里 , 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 。 而屈原投江那日是五月初五 , 这也就是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国答案:楚国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 , 汉族 , 芈姓屈氏 , 名平 , 字原;又自云名正则 , 字灵均 。 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 ,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 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 。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 , 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 《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 。 《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 后世所见屈原作品 , 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 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 其中有《离骚》一篇 , 《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居》《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 《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 《天问》一篇等等 。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 , 任左徒、三闾大夫 , 常与怀王商议国事 , 参与法律的制定 , 主张彰明法度 , 举贤任能 , 改革政治 , 联齐抗秦 。 同时主持外交事务 。 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 , 共同抗衡秦国 。 在屈原努力下 , 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 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 , 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 前305年 , 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 , 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 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 , 流落到汉北 。 屈原被逐出郢都 , 流放期间 , 屈原感到心中郁闷 , 开始文学创作 , 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 。 其作品文字华丽 , 想象奇特 , 比喻新奇 , 内涵深刻 , 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 前278年 , 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 , 攻破了郢都 , 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 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 , 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 。 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 人们吃粽子 , 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 , 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