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封穴的位置及功效

【中封穴的位置及功效】1、位置
中封穴位于足内踝前一寸(人体的足背侧,在足内踝前,商丘穴与解溪穴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
2、穴位解剖
在胫骨前肌腱的内侧;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侧皮神经的分支及隐神经 。
3、穴名解说
中封穴,经穴名 。 出《灵枢 。 本输》 。 属足厥阴肝经 。 肝经经穴,属金 。 别名:悬泉穴 。 穴位含义: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 。
(1)中封穴
“中”,正中也 。 “封”,封堵也 。 该穴名意指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 。 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急劲风气,由于本穴位处足背之转折处,急劲风气行至本穴后因经脉通道的弯曲而受挫,急行的风气变得缓行势弱,如被封堵一般,故名“中封穴” 。
(2)悬泉穴
“悬”,吊挂之意 。 “泉”,指穴内气血如泉水流淌般源源不断 。 悬泉名意指肝经水湿之气在此源源不断地流行而过 。 理同中封名解 。
(3)肝经经
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 。 本穴为肝经风气经过之处,气血的运行为动而不居,故为肝经经穴 。
(4)本穴属金
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 。 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强劲者风气,至本穴后风和势缓并化为凉性水湿之气,气血特征与肺金之气同,故其属金 。

中封穴的位置及功效

文章插图

4、功效
清泄肝胆,通利下焦,舒筋通络 。
5、主治
疝气、少腹痛、阴痛、淋证、小便不利、遗精、黄疸、胸胁胀痛、内踝肿痛、足冷 。
6、配伍应用
疝气、阴痛配归来、大敦穴;少腹痛配五枢、曲泉穴;淋证、小便不利配中极、膀胱俞、三阴交穴;遗精配肾俞、关元穴;胸胁胀痛配支沟、期门穴;内踝肿痛配照海、太溪穴;足冷配太溪、涌泉穴 。
7、疗法
(1)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
(2)针灸疗法:直刺中封穴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足背部放散 。
(3)艾灸疗法:艾炷灸或温针灸中封穴3—5壮,艾条灸中封穴5—10分钟 。
(4)按摩手法::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中封穴(内踝前1寸),左揉20次,右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足中封穴,手法同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