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昆明连发两条预警提示

本文转自:都市时报
香椿、棠梨花、
金雀花、臭菜、棕包
……
冬去春来 , 草长莺飞 ,
昆明的时令野菜已陆续上市 。
食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昆明连发两条预警提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松花尖 都市时报资料图
野菜虽好吃 ,
可中毒事件并不罕见 。
野菜一旦采摘、食用不当 ,
极易引起中毒 ,
中毒重者或将危及生命安全 。
3月3日 , 昆明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昆明市2022年预防食用野菜中毒预警》 。
一、不要盲目迷信某些野菜的“养生”“药用”“治疗”功效 。有些野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或本身就是中药材 , 食用后会有类似药物的作用 , 所以应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膳食平衡 , 不宜多吃或单一类型大量食用 。比如:车前草食用过量可能引起抽搐 , 蒲公英、鱼腥草食用过量可能引起胃寒者胃痛 , 马齿菜食用过量可能引起低血糖症状 。
二、不随意采食、出售、购买难以识别的野菜 。很多野菜具有毒性 , 并且容易混在可食用的野菜中 。不随意采食、出售、购买不熟悉或难以识别、来源不明、异味很重、已霉烂、生长在喷洒农药、施以化肥的庄稼地里的野菜 。不生食野菜 , 食用野菜需要经浸泡、蒸煮、烹调等方式处理后 , 再进行食用 。
三、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把野菜采购关 。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采购、严格加工 , 做好留样备查 。广大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选择环境整洁、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用餐 , 并在服务员的指导下食用野菜 。各类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农村客堂及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聚餐禁止加工烹饪食用野菜 , 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
四、野菜生产经营者应严把原料关 , 严禁生产经营有毒有害来源不明的野菜 , 同时应保证原料新鲜安全 , 采用合理的贮藏条件、加工及烹调工艺 。野菜生产企业应保证产品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并出厂检验合格 。
五、食用野菜后如果出现皮肤瘙痒、过敏、胸闷、呕吐、腹胀腹泻 , 或是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 , 哺乳期妇女出现上述症状 , 应暂停哺乳 , 以保护婴儿健康 。消费者如果是在外就餐食用野菜后出现中毒症状 , 应尽快就医 , 除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外 , 还应及时拨打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15 。
六、医疗机构要做好食物中毒应急救治的各项准备工作 , 在积极抢救中毒病人的同时 , 应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 卫生健康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及时报告当地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
七、各级政府、市场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 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 立即严肃查处 。卫生健康部门要开通“绿色通道” , 做好中毒救治的人员、物资等保障工作 , 及时救治病人 。各级、各部门要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防范 , 及时处理各类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案件 , 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 , 广泛宣传预防野菜中毒知识 , 严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 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
同时 , 昆明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还发布了《关于预防四季豆中毒风险的提示》 , 提醒广大消费者:四季豆有毒 , 慎吃!在烹调加工四季豆等豆类时 , 应注意加工方法和加工时间 , 谨防引起食物中毒 。
四季豆又名扁豆、云豆、刀豆、梅豆等 , 各地称呼有所不同 , 形状或相同或不同 , 或统称为菜豆、豆角 , 是全国普遍食用的蔬菜 。四季豆中含有名为红细胞凝集素的毒素 , 彻底加热可破坏该种毒素 , 烹调时加热不彻底会导致毒素留存 。吃烹调加工不熟的四季豆能使人中毒 , 每年因此而发生集体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