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背后的历史揭晓 巾帼不让须眉什么意思

“巾帼不让须眉” , 简单的解释是女子有作为时 , 一点也不比男人差 。
巾帼:指的是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 。(古时候的贵族妇女 , 常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 , 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 , 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银珠宝制成的珍贵首饰)
须眉:指的是指男性的眉毛和胡须稠秀为美(古代的男性以眉毛和胡须来评价一个人相貌 , 英气等比如著名的关二爷 , 被称为美髯公 。)
【巾帼不让须眉背后的历史揭晓 巾帼不让须眉什么意思】其实这原本这都是封建统治下对女子的一种歧视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 , 司马懿坚守不出 , 诸葛亮就曾使用激将法送给司马懿女人的头巾和衣服 , 以讽刺司马懿像个女人一样) 。在封建统治者的思想紧固下 , 出现了女子无才便是德 , 三纲五常 , 三从四德等等都在约束女人 , 只需要好好的相夫教子 , 夫唱妇随就可以了 。其他的一概不要想、不要做 。还有在这种思想下下的大男子主义作祟 , 认为驰骋疆场 , 运筹帷幄都应该是男人该做的事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少出现女性知名人物的原因 。
流传最广的典故就是“梁红玉擂鼓”的故事 。梁红玉 , 著名的抗金女英雄 。他的丈夫是著名的民族英雄韩世忠 , 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梁红玉初露头角 , 是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 , 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 , 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 。并被赐爵禄 , 由此开创了后世功臣妻给俸制度 。而最为大家广为流传的就是著名的“黄天荡之战” , 公元1129年十月 , 金军第三次南下深入长江地区 , 攻破建康 , 直逼临安 。宋高宗赵构南逃至明州 。第二年正月 , 金军攻明州 , 赵构乘船入海逃向温州 。公元1129年冬 , 完颜宗弼为统帅 , 率领10万大军南下攻宋 。十一月 , 宗弼军自马家渡渡江 。韩世忠为避其锋 , 抢占先机控制金山、焦山等有利地形 , 严密封锁沿江渡口 , 并用破船堵塞运河入江口 , 切断金军退路 。韩世忠只带了水军八千人急赴镇江截击 。金军却号称10万 , 韩世忠无论从兵力 , 士气还是战斗力上都远远不如金军 。于是金军下战书给韩世忠 , 约战当日韩世忠率部队在江面上拦截 。双方在江面上激战 。为了鼓舞士气 , 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擂鼓助威 。连续打退了金军的十几次攻击 。使金军始终不能渡江 。虽然此战以失败告终 , 但不畏生死、深明大义的梁红玉被大家广为流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