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巴赤列的故事—国医大师,创造医学奇迹

强巴赤列 藏族,1929年12月出生于西藏拉萨 。 我国著名藏医药及天文历算学家,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 。 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西藏自治区科协主席、自治区藏医院院长、西藏藏医学院名誉院长、西藏藏医学会和天文历算学会会长、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等职务 。 《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卷编辑委员会顾问、《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副总编、《中国医学通史》编审委员、《中医年鉴》编委、《西藏历算学总汇》主编 。 先后编写有关藏医藏药和天文历算方面论文80余篇,论著8部,教科书13种 。 尤其是他主持编写的《四部医典彩色挂图全集》(藏汉、藏英版)被誉为国内藏医界第一部教学彩色挂图 。 他的《历代藏医名人传略》、《四部医典形象论集》为藏医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分别获1991年中国医史文献图书评比优秀奖和金奖 。
 
强巴赤列还对《时轮历精要》作了认真细致的修订,并编写了《西藏天文历算学简史及气象经验》和《几年来的历算工作总结》 。 他将罗睢盘应用于日月食预报和天气预报,扩充了传统内容,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 。 出版的著作《四部医典80幅彩色挂图释难蓝琉璃之光》,被业内人士称为二十一世纪藏医论著的里程碑 。
 
1940年 , 13岁的拉萨哲蚌寺小喇嘛强巴赤列被一个老尼姑占卜了命运 , 老尼姑说:“这孩子如果学医 , 将来定会创造伟业 , 成为雪域高原上的大医生 。 ”
 
从此强巴赤列开始学习藏医 。 走出寺庙 , 强巴赤列来到更广阔的天地 , 从一名小喇嘛成长为现在的藏医学界泰斗 。 近70年的藏医生涯里 , 他创造了藏医学界一个又一个奇迹 。
 
其实强巴赤列学习藏医也是在继承祖业 ,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西藏著名的医师 。 祖父的学生 , 曾经担任过十三世达赖喇嘛首席保健医师的钦绕诺布成了他的老师 。
 
藏医学是藏民族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下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 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 在治疗关节炎、胃病、中风、偏瘫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 , 藏医形成了独特的医疗方法 。
 
在藏医经典中 , 集大成的著作是成书于1200年前的《四部医典》 , 这是强巴赤列学习的主要内容 。
 
“那时在恩师的指导下 , 我每天黎明起床 , 背诵、听课、答辩 。 经过9年的刻苦学习 , 我以优异成绩学完了藏医藏药、天文星算和藏语音学等藏医必修课 , 并能背诵数10万字的《四部医典》 。 ”强巴赤列说 。
 
“在求学的年代 , 我除了跟着恩师学习之外 , 平时就在住处专心致志读书 , 很少有空闲时间 , 从而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底和专业基础 。 ”
 
钦绕诺布经常带强巴赤列到贫民区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免费治病 , 年幼的强巴赤列深深感受到了贫富差距的悬殊和社会的不公平 。 从那时起 , 他就明白 , “医生要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 , 有钱给治 , 没钱也要治;当官的给治 , 乞丐也要治” 。
 
1951年 , 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 在与解放军的最初接触以及后来担任解放军藏语文教师的经历中 , 强巴赤列知道了解放军“救死扶伤”精神和恩师的教诲是一致的 , 并且学到“进化论”和“劳动创造世界”等闻所未闻的知识和道理 。 此后 , 强巴赤列产生了藏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造福西藏人民的想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