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清宫秘藏珠宝盆景( 二 )


盆景是一门综合性工艺 。 据有关专家考证:清宫珠宝盆景除宫中制作外, 多由苏州、扬州和广州工艺美术较为发达的城市制造, 其制作的材质及工艺技术加工, 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 。 如广州入贡清宫的盆景, 往往采用紫檀木雕枝干, 白铜片烧蓝叶、彩石或玻璃花瓣, 和用青金石、绿松石、子母石作坡石, 有的用红、蓝宝石堆砌山石, 以珊瑚、象牙、密蜡雕做人物和瑞兽, 而用金属细丝弹簧或细铁丝连接枝叶 。 花盆则往往用珐琅、掐丝珐琅、透明法郎、铜鎏金錾花、金银累丝、玻璃镶嵌等材料和工艺制成, 充分发挥了广州新兴工艺的优势, 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
我们看到的乾隆时期广东官员进贡中的广州盆景, 如掐丝珐琅长方盆桃树盆景、画珐琅委角长方盆碧桃花盆景、画珐琅菱花式盆琥珀佛手盆景、嵌玻璃盆琥珀刘海戏蟾盆景, 均制作精细、意态生动、盎然如生 。 乾隆·银镀金累丝长方盆梅花、天竺盆景、通高48厘米、盆高10.5厘米、座高10.8厘米、长24厘米、宽18.5厘米 。 盆为银胎银镀金累丝, 呈长方形, 通体布满掐金叠丝双环锦地, 口沿用米珠嵌如意形花边, 每一个如意纹内均嵌有红宝石蕊 。 在盆腹的四面, 每面四周分别用金丝和点翠(一种翠鸟的羽毛, 过去, 云南等地用每年都要向宫廷朝贡几百对翠鸟皮, 用此羽毛来制作各种头饰、风景挂屏、盆景的花叶等点缀之物)加嵌红蓝宝石、珍珠翡翠、珊瑚等构成连枝瓜果纹 。 在瓜果纹之间又用米珠、珊瑚、色料等小珠穿成各种花卉纹饰, 组成“子孙万代”、“福寿绵长”的吉祥图案 。
盆中由珊瑚、南天竺、梅花组成主景, 寓意“齐眉祝寿” 。 点翠羽累镀金丝的假山上嵌满红、蓝、黄等各色宝石, 加之珊瑚珠天竺二珠, 还有润泽细腻的红珊瑚, 琳琅满目, 五彩纷呈 。 特别那株古意盎然、呈萼破姿的穿珠梅花树, 全部用金丝点翠为叶, 白花、红花、粉花、绿花, 五色俱全 。 白花以东珠为瓣, 红宝石为蕊;红花以红宝石为瓣, 东珠为蕊;粉花是以碧玺为瓣, 翡翠为蕊;绿花以翡翠为瓣, 红宝石为蕊;而蓝花则以蓝宝石为瓣, 桃红碧玺为蕊 。 东珠或做花或做蕾、做蕊, 每个直径大的有1.5厘米, 小的也有1厘米 。 此盆景共用大东珠64颗, 红、蓝宝石等216粒, 精雕细作, 鬼斧神工, 令人目眩, 惊赞不已 。 以上介绍的清宫遗存的广州盆景, 集中地反映了十八世纪广州金银珠宝工艺的精湛技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