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推动中国盆景进入国际市场( 二 )


二、研究国外盆景消费市场 。 认真调研国际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趋势, 熟练掌握包括世贸组织规则在内的市场运行规则 。 谁是中国盆景的消费者?除了国内市场, 国外主要是欧洲、北美市场及东南亚市场 。 对国外消费者必须进行研究,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投其所好” 。 盆景发展的根本是市场的培育, 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成本收取都要通过市场来实现 。 因此, 应该成立专门的盆景出口公司, 兴建配套设施, 提供信息服务, 通过市场推动生产的发展 。
三、加强对外交流 。 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德才兼备并有一定实力的中青年盆景专家出国考察、讲学、表演以及举办展览, 既可扩大中国盆景的影响, 也可吸收各国盆景创作的经验, 了解国际盆景市场规则, 为我所用 。 如出口加拿大的盆景, 除了遵守许可的植物种类, 还必须符合一些要求, 如盆景植物出口前必须在无土介质上至少种植4个月, 使用的介质必须是未使用过的;移植到无土介质之前, 所有植物的根须冲洗干净, 不能带有土壤、沙、厩肥等有关杂物 。 而出口美国的盆景除上述情况基本相同外, 还要隔离种养6个月以上 。
四、建立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 盆景出口涉及农业、林业、检疫、海关等多个部门, 应制定、完善各项法规、制度和有关优惠政策 。 各地的盆景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 为政府部门当好参谋助手, 如协助政府制定完善野生盆景资源保护、盆景生产标准、盆景进出口标准等 。
五、迅速形成盆景批量生产能力 。 我国盆景进入国际市场, 首先得有大批量的盆景 。 没有一定数量的盆景商品, 何谈进入国际市场?近年来这方面有所加强, 一些地方有了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 但远远不够 。 要组建实力强大的中国“盆景军团”, 参与国际竞争, 尤其要注意中小型盆景的生产 。 盆景艺术的产业化开发, 最终还是要走圃地育材的道路, 盆景素材的人工快速繁殖是盆景产业化开发的基础 。 近年盆景界提倡发展中小型盆景, 有利于把盆景艺术家的眼光转移到小苗培养上来, 也有利于规格化、批量化生产, 有利于盆景走出国门 。
六、重视盆景造型技艺 。 有人认为, 商品盆景无需造型, 也无需艺术性, 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 。 商品盆景应造型, 而且要既美观大方, 又经济实惠, 同时也要有一定艺术效果, 这样才能被消费者喜爱和推崇 。
七、加大盆景生产的科技含量 。 我国盆景与日本盆景在制作上的差距, 笔者认为主要在于科技水平较低(包括制作手段、工具、药物、土壤、肥料与养护等) 。 现代盆景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运用科技成果, 采用先进的栽培、生产、管理、包装及运输方法, 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 。 作者:[刘传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