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药物有哪些副作用,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副作用( 二 )


【抗凝药物有哪些副作用,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副作用】经典药?神药?救命药?阿司匹林的多重作用不等于多个身份 。 传说,年过40,床头要随时备着“救命三宝”:一杯水、一枚针、三颗阿司匹林 。
如果血栓征兆出现时,“三颗阿司匹林”用“一杯水”送服,另外“一枚针”用于脑卒中的快速救治 。 很明显这个传说是错的离谱的 。 但对于阿司匹林而言,确是一个临床应用近百年的经典药物 。 事实证明,对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牙痛、头痛、肌肉酸痛等效果较好 。 对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引起的发热,也有很好的退热作用 。
近年来,发现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的形成,被开发成了各种肠溶制剂,用于心肌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溶栓等方面 。 这也让它成了好多人的常备药,
目前阿司匹林在血栓方面,应用较广,对于解热镇痛,不建议用于未成年人,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 至于什么是瑞士综合征,这里就不过多解释了,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疼痛和发烧 。
不良反应
随着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逐渐暴露出来 。 所以在使用阿司匹林治疗上述疾病时,要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 。
首先,像您提到的胃肠道不舒服,其实就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
这种副作用属于药物的直接刺激,长期使用还会造成胃出血 。 对于血栓相关治疗,都是长期应用的 。 所以,即使没有明显的胃肠道作用,也要关注出血情况,经常监测血像、大便潜血试验及必要的胃镜检查 。
解决方法:
吃了阿司匹林,胃肠道不舒服,需要停药吗?其实未必,出现胃不舒服的情况,多数原因之一是服用时间不对 。 应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可以避免阿司匹林直接接触到胃部的黏膜,从而减少对胃黏膜的伤害 。 饭后服用,胃不舒服的情况会大大减弱 。 第二,可以与抗酸药同服,可以尽量减小阿司匹林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 。 如果本身有溃疡病,则应慎用或不用 。 第三,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减少对胃的刺激,但长期使用,对肠道也是一种刺激 。 第四,换药也是可以的:如果是用于解热镇痛的,可以换成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 如果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的,可以换做抗凝药,包括肝素和华法林等 。 换药,需要根据疾病情况,由专业医生更换 。
另外,提醒一点:如果是腹部的右上方不适和触痛,应注意是否是另一个副作用,肝损害 。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停药了 。 关于阿司匹林的其他副作用,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中枢性的恶心和呕吐、缺铁性贫血等,此处不再赘述 。
【不药博士】简介
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请教: 请问抗凝血类药物都有哪些?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其中氯吡格雷胃肠道副作用较阿司匹林要少,但价格昂贵 。
抗凝血药:常用的是华法林,针剂为肝素,低分子肝素
这些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