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常见的四种薪酬体系( 二 )


构成职工薪酬的各个成分均有其自身的特点、形式和作用 。 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组合, 规定恰当的比例关系, 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
总的来说, 基本薪酬应占主要比重, 增长速度也应最快;其次是奖金;再次是津贴补贴 。 这是因为, 基本薪酬是定额劳动报酬, 完成劳动定额(工作任务)是职工的职责和基本任务 。
奖金是超额劳动报酬, 如果奖金占主要比重, 便是本末倒置, 劳动定额水平偏低或者人为加大薪酬成本, 这显然不利于发展生产和增加经济效益 。 所以作为定额劳动报酬的基本薪酬理应占主要比重 。
此外, 基本薪酬反映的是职工从事生产(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劳动贡献 。 职工在单位时间的劳动(产品、任务)只有全面达到技术(业务)等级标准, 和经济技术指标(质量、数量、物耗、安全等)才能按照一定的劳动标准和薪酬标准计付基本薪酬 。
而奖金只要在某一方面成绩突出即可得到;津贴、补贴则是与劳动无直接联系 。 所以基本薪酬的综合效益以及提高劳动力素质等作用大于奖金、津贴 。 因此, 基本薪酬所占比重应大于奖金与津贴补贴之和 。
奖金和津贴相比, 奖金多少与劳动成果有直接联系而津贴只是一种对劳动负效应的补偿 。 所以, 为了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和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奖金的比重应该大于津贴 。
基本薪酬、奖金、津贴和补贴各占多少比例, 应在基本薪酬占主要比重的前提下, 根据各单位的生产(工作)性质、劳动特点以及需要等实际情况来确定(详见以下有关章节) 。
有些企业认为奖金支付比较灵活, 并且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主张奖金应占主要比重 。 这种认识失之偏颇 。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薪酬包括哪些内容并描述 一、工资总额的管理
工资总额管理不仅包括工资总额的计划与控制, 还包括工资总额调整的计划与控制 。 工资总额的组成是: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对于企业来说, 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一部分, 是企业掌握人工成本的主要信息来源, 是企业进行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 。 因此, 必须充分认识工资总额统计核算的重要性 。
二、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薪酬水平的管理
要明确界定各类员工的薪酬水平, 以实现劳动力与企业之间公平的价值交换, 这是薪酬管理的重要内容 。 正确的做法是, 哪类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 他从薪酬中得到的回报就应当愈多, 哪类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小, 他从薪酬中得到的回报就应当少, 以示公平 。
三、确定企业内部的薪酬管理制度
企业薪酬制度管理包括工资结构管理, 即确定不同员工的薪酬构成项目以及各薪酬项目所占的比例;还包括薪酬支付形式管理, 即确定薪酬计算的基础, 是按照劳动时间计算还是按照生产额(量)、销售额(量)计算 。
不同的企业薪酬制度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它们有的简单, 有的复杂, 关键是要选择与企业发展战略、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薪酬制度 。
四、日常薪酬管理工作
日常薪酬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开展薪酬调查, 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制定薪酬计划, 适时计算、统计员工的薪酬及薪酬调整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扩展资料:
其他薪酬管理
1、薪酬的目标管理, 即薪酬应站在员工的角度上思考, 满足员工的需求, 才能有利于企业的以展;
2、薪酬的水平管理, 即薪酬要满足企业内部和符合市场行情要求, 并根据员工绩效、能力水平等进行考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