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了哪些发明( 五 )


我国古代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对于绚丽的天空、翱翔的苍鹰早就有着各种美妙的幻想 。 根据秦汉时期史书记载, 两千多年前, 我国人民就发明了风筝, 并且应用于军事联络 。 春秋战国时代, 鲁国匠人鲁班, 本名公输般, 首先开始研制能飞的木鸟;并且他从一种能划破皮肤的带齿的草叶得到启示而发明了锯子 。 据《杜阳杂编》记载, 唐朝有个韩志和, “善雕木作鸾、鹤、鸦、鹊之状, 饮啄动静与真无异, 以关戾置于腹内, 发之则凌云奋飞, 可高达三丈至一二百步外, 始却下 。 ”西汉时期, 有人用鸟的羽毛做成翅膀, 从高台上飞下来, 企图模仿鸟的飞行 。 以上几例, 足以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鸟类的扑翼和飞行, 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这也是最早的仿生设计活动之一 。 明代发明的一种火箭武器“神火飞鸦”, 也反映了人们向鸟类借鉴的愿望 。
人类从动物身上发明的东西有哪些?急用 科学家从以下动物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
一、乌贼与侧壁气垫船
鱿鱼是一种神奇的海洋动物, 被称为海洋火箭 。 它的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 这主要取决于它的结构简单和安全可靠的高速水射流推进器 。 它被模仿成一个侧壁气垫船, 带有喷水推进器, 每秒可达40米, 能够在低于一米深的浅水中加速 。
二、鱼儿与船
鱼有在水中自由移动的能力 。 人们模仿鱼的形状造船, 用桨模仿鱼鳍 。 传说早在大禹时代,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看到鱼用尾巴在水里荡来荡去, 把木桨放在船尾 。 经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和实践, 船舶逐渐变为橹和舵, 提高了船舶的动力, 掌握了船舶的转向手段 。 这样, 即使在翻滚的河流中, 人们也能使船只自由航行 。
三、蝴蝶与卫星控温系统
当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中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时, 卫星上的各种精密仪器仪表很容易“烘烤”或“冻结” 。 蝴蝶的体表上长出一层薄薄的鳞片, 用来调节体温 。 科学家们仿照蝴蝶翅膀的结构, 为人造卫星的太阳能表面设计加载了一种和蝴蝶鳞片相仿的控温系统 。
四、苍蝇与照相机
美国斯坦福大学电脑科学系华人博士生吴义仁, 与几名研究员创制出手提“光场相机”又称蝇眼照相机 。 苍蝇的每只小眼能独立成像, 并能迅速地分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 科学家模仿苍蝇的复眼, 制成了“蝇眼”照相机 。
这种照相机的镜头由1329块小透镜组成 。 它还可以拍摄电影的特技画面, 使电影产生神奇的效果 。 昆虫的复眼是由千万个小眼组成的, 由于小眼之间的相互抑制, 使眼具有突出影像的边框、增大清晰度的功能 。
五、长颈鹿与宇航员
长颈鹿之所以能将血液通过长长的颈输送到头部, 是由于长颈鹿的血压很高 。 据测定, 长颈鹿的血压比人的正常血压高出2倍 。 这样高的血压为什么不会导致长颈鹿患脑溢血而死亡呢?这和长颈鹿身体的结构有关 。 长颈鹿血管周围的肌肉非常发达, 能压缩血管, 控制血流量 。
科学家由此受到启示, 在训练宇航员对, 设置特殊器械, 让宇航员利用这种器械每天锻炼, 以防止宇航员血管周围肌肉退化;在宇宙飞船升空时, 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 研制了飞行服“抗荷服” 。 抗荷服上安有充气装置, 随着飞船速度的增高, 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气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