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特产有哪些能带走,洛阳特产香烟( 二 )


洛阳特产:洛阳青铜器
洛阳青铜器制造业历史悠久 , 始于夏代 , 盛于西周 。 自1973年以来 , 洛阳工艺美术研究所和工艺美术厂 , 复制了数千件仿古青铜器 , 主要有马踏飞燕、犀牛、醉邪、方彝、车马俑、人物俑、奔马、各种酒器、刀、剑等 。 洛阳仿古青铜器的制作成功 , 不仅再现了历史的风貌 , 而且还可以做为室内装饰品 , 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 。
洛阳特产:洛绣
洛绣是中国刺绣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 刺绣又名针绣 , 俗称绣花 , 是以针引彩红(丝、绒、线) , 按照设计的花样 , 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线迹构成纹样或文字的民族传统工艺 。 从两汉时的绣品看 , 刺绣 水平已很高 , 纹样以龙和凤为主 , 构图或匀称 , 或奇特 。 唐宋时期 , 洛阳刺绣施针均匀 , 设色丰富 , 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佛像等 。 明清时期 , 民间刺绣进一步发展 , 独具地方特色的洛阳刺绣愈加成熟 。 民国以来 , 洛 绣艺术在民间广泛流传 。 1983年 , 洛阳市选送的10多件绣品在全国艺术展览会上受到好评 。 洛绣的针法和技法多达几十种 。 绣品的用途包括歌舞或戏剧服饰 , 台布、枕套等日常生活用品 , 以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 。
洛阳特产: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的艺术精华 ,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 唐三 彩是指唐代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而言 。 唐时多以红、绿、黄为主 , 故称“唐三彩” 。 三彩是通称 , 并不限于三种颜色 。 除红、绿、黄外 , 还有白、黑、兰紫等颜色 。 唐代这种艺术珍品 , 大部在洛阳发掘出来 , 故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
唐三彩的作法是将做好的坯体 , 装在窑内烧至1100度左右 , 取出施彩 , 然后再放进烧窑内烧至900度左右即可 。 唐三彩釉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 。 呈色剂是各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 。
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 , 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 。 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 , 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 目前 , 洛阳唐三彩的生产厂数十家 , 以洛阳市美陶公司生产的为最佳 。 外宾及国内游客来洛观光时 , 无不带回三彩制品作为纪念 , 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时 , 多以“唐三彩”作为馈赠礼品 , 洛阳人也多用“唐三彩”作为重要礼品赠送亲朋 。
唐三彩的造型主要是马、骆驼、人物 。
洛阳有什么特产可以带回来送人的 , 在哪买 , 大概多少钱 。 1 , 樱桃
新安县五头、磁涧、仓头、石井等乡镇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大粒樱桃种植 , 五头镇的樱桃种植已有千年历史 。 为提高樱桃品质、形成规模效益 , 2006年新安县将樱桃种植列为县产业化重点项目 。
2 , 中药材
2000年以来 , 新安县按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的原则 ,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 采用单作、林药间作、粮药间作模式 , 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 , 中药材已经成为山区药农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 主要种植品种有丹参、黄芩、金银花、菊花、柴胡、远志、防风、艾蒿等 。
3 , 软籽石榴
2009年以来 , 新安县软籽石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 目前发展面积5000余亩 , 软籽石榴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新安县土壤类型多为褐土 , 非常适合软籽石榴的生长和果实着色 。
4 , 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是河南洛阳一带特色传统名宴 , 属于豫菜系 。 洛阳水席始于唐代 , 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 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 。
5 , 杜康酒
杜康酒是驰名世界的的历史名酒 。 据历史记载 , 杜康酒始于始于夏朝第五任国少康之时 , 已历5000余载 。 历史上 , 杜康酒曾有“进贡仙酒”之称 , 杜康被尊为“酿酒鼻祖” 。 伊川是当年杜康酿酒之地 , 酒文化源远流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