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演奏二胡,京二胡怎么演奏( 四 )


关于磨合的时间, 与各人的基础和功力有很大关系 。 在一般情况下, 对于二胡高手, 几个月或半年就可以了;中级程度, 需要一年左右;初级程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 这仅是一种估计 。 另外, 磨合的周期还与琴皮的厚度、蒙皮的松紧度有关 。
新琴磨合到什么程度才算磨合好?这无法与新汽车跑固定的公里数指标相比较, 只能靠定性的感觉来判断 。 新琴的声音发‘生’, 发硬, 发涩, 不柔和;发噪, 不圆润、不流畅 。 有的琴音量也不大, 狼音也比较明显 。 经过磨合以后, 琴的音质和音色都会得到改善, 声音变得圆润、流畅、柔和、通透、响亮, 音量增大, 穿透力增强, 狼音也会减弱或减少 。 达到这样的效果, 磨合期就算结束 。 这是笔者个人的看法 。
二、把二胡整合到最佳状态
每把二胡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就和人一样, 只有相似, 没有完全一样的 。 因此, 要对自己二胡的特性, 进行全面了解和熟悉 。 在此基础上, 进行整合、调整, 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 我们可以把二胡的组成部件, 看成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 。 二胡的琴身、琴筒和琴皮, 在出厂时就已经定型了, 其材质和工艺决定了琴的品质和挡次, 我们已无法改变 。 但对千斤、琴弦、琴码、琴弓、滤音垫的配置, 我们还是有机会、有可能去选择、调整和改善, 这就叫优化组合, 或者叫资源的整合 。 如果方法得当, 配置合理, 调整得恰到好处, 就能够把琴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到最好的水平 。 当然, 这种整合、调整, 只能是锦上添花, 而不是脱胎换骨 。 前面已经讲过, 琴的品质在出厂时, 就已经定型了 。 不可能指望换个好琴码、好琴弦, 就能把一支抵挡琴的音质、音色调整到高档琴的水平 。
千斤的位置:教材上说, 用自己的肘部抵住琴筒, 手臂与琴杆平行, 以小指根部的高度确定千斤的位置 。 但每个人的手指长短不一, 还要进行微调, 手指长的上调, 手指短, 特别是小指比常人短的, 应该将千斤下调, 直到按弦音准合适为准 。 绑千斤的线材对音质多少有些影响 。 绵线柔和, 尼龙线明亮, 用金属挂钩, 声音清脆 。 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
琴弦的选择:不同牌子的琴弦, 各有特点 。 例如, 上海的敦煌弦, 线径较粗, 手感比较硬, 声音明亮;广州弦手感比较软, 音色柔和;北京星海弦软硬适中;中艺科技的琴弦, 音色经过处理, 音色纯正, 手感也很好, 内弦与外弦的音色差异较均衡 。 因此, 它的价位也高 。 我认为, 应根据自己琴的品质特点来选择琴弦, 哪种琴弦适合你的琴, 就配哪种琴弦 。 琴皮松的, 配硬些的弦, 琴皮紧的, 应配软些的弦 。 琴弦的选择, 最好通过对比试验来决定, 可以买几种不同牌子的琴弦来试用挑选 。 为了确定适合的琴弦, 花点投资也是值得的 。 琴弦也有一个与琴皮、琴码磨合、适应的过程, 不要拉几首曲子就换掉, 要等弦的张力稳定以后再作决定 。 合适的琴弦, 应该达到外弦、内弦音色差异不大, 高低把位音量比较均衡, 声音圆润优美, 加滤音垫后各音区无噪音, 琴弦的手感符合自己的要求 。
琴码的调配:小小的琴码对音色有很大影响, 这与它对琴弦振动频率的传导有关 。 不同的木质密度、频率传导系数, 会对琴皮的振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 另外琴码的形状、与琴皮的接触面积大小, 都有说道 。 琴的音色基本特征, 如浑厚的、明亮的、柔和的、硬朗的, 已经取决于琴的品质, 不可能彻底改变 。 你对音色的喜好, 在买琴时就应该充分考虑, 选择琴码只能是进一步发挥出这种特色, 作局部的改善 。 彭曙光先生的琴码堪称精品, 而且可以根据琴的状况, 选择不同音色的材质与形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