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实现绿色发展,个人怎么践行绿色发展( 三 )


积极引导人民群众转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推广使用绿色节能产品, 为绿色发展提供外在需求和内在动力 。
四是保护绿色生态 。
加强生态资源管护, 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使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 通过 “四绿 ”建设, 着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的综合发展框架, 努力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的典范 。
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④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⑤坚持绿色富国和绿色惠民, 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⑥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全面建成资源最高效利用制度, 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 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
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
如何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 必须做到“三个转变”、着力突出“四个重点” 。
三个改变:1、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正确生态观念 。
2、由能源消耗大发展为生态与产业互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
3、从重经济增长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转变, 实现广大群众可以共建共享幸福生活的发展 。
四个重点:1、发展绿色经济
2、建设绿色城乡
3、倡导绿色消费
4、保护绿色生态
大学生如何做到绿色发展 第一, 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增强自己的环保素养 。
大学生不乏先进的知识理论, 但是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仍是有待提高的 。 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改掉以往落后的观念思想 。
第二, 低碳生活, 绿色消费, 让环保成为生活习惯 。
大学生可以做到生活习惯有:离开房间时关上电器, 拔下插头;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 少骑电动车、打的士;尽量不要购买和使用一次性物品, 节水节电等等 。
第三, 宣传环保, 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 。
大学生自己做到环保还远远不够, 大学生的力量和能力是有限的, 只有团结动员全社会的人们, 才能有力地解决环保问题 。 大学生可以通过义工的形式向社会传达环保理念 。 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关心和支持国家有关环保的政策, 来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 例如宣传国家出台的“限塑”政策、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等 。
第四, 大学生还应有全球视野, 关注人类共同面对的环保问题 。
如今, 世界性的饥荒、水荒问题、石油危机、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等已不再是遥远的话题, 人类正面临着这些空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 应该加入维护世界和谐, 保护这颗人类居住的唯一的星球的活动来 。
什么是“绿色发展”?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首先, 要树立生态环保观念 。 一要树立正确的平等观 。 人类与自然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 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 。 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天人合一”, 马克思说的“自然天生为人, 人天生为自然”, 闪烁着跨越时空的人类智慧之光, 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说到了级致 。 二要树立循环利用的资源观 。 地球只有一个, “资源有限, 取之有度”, 如果不节约资源, 适必有资源枯竭的时候, 因此, 一定要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 着力发展循环经济 。 三要树立节约的消费观 。 工业文明时期, 人们以为更多的消费就是对经济发展更大的贡献,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著名经济学家布朗认为, “自愿地简化生活或许比其他任何伦理更能协调个人、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各种需求, 可缓和争夺稀少资源而产生的国际冲突 。 ” 其次, 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 。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 要加强植被和水土保护,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发展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 从而始终把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到农业发展的全过程;二是着力发展生态工业 。 要严把市场准入关, 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审批, 坚决不搞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三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 一定要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资源, 特别要提倡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 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 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 再次, 要着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 绿色生活方式包含5个“R”:Reduce-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 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Recycle-垃圾分类, 循环回收:Rescue wildlife-救助物种, 保护自然 。 崇尚绿色生活方式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营造绿色生活方式的舆论氛围, 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 广泛宣传, 让人们懂得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生活方式的真正含义, 引导人们自觉树立以“绿色、自然、和谐、绿色生活方式的消费习惯;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提倡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二次使用;养成日常生活垃圾分拣处理;提倡使用生态建筑、生态建材;倡导生态旅游, 使用绿色食品、再循环食品, 不食用野生动植物;提倡使用公共交通, 骑自行车和徒步等等 。 只有这样, 才能让绿色消费、生态消费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 。 最后, 要强化环保制度的实施 。 目前包括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国民环境教育制度等等在内的环保制度, 已经初步建立, 但要真正贯彻落实环保制度, 关键是要落实好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 。 因为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是通过绿色GDP指标体系来强化官员的正确政绩观, 把生态政绩作为考察干部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实际工作中, 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 不仅关注经济指标, 更要关注社会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 。 那种认为多修几个广场、多盖几幢标志性建筑、抓好城市夜景亮化就是所谓政绩的观念已经过时了 。 强化环保制度的实施, 就要求做到: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受到严惩 。 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担负着重要责任, 应当是生态的代言人、环境的代言人, 从而克服单纯追求GDP增长的的政绩观, 实现“多赢”, 真正担负起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职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