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阴虚和阳虚,做一半软了是阴虚还是阳虚( 二 )


具有这类体质倾向的人大多平时畏热喜冷 , 耐寒力较强 , 并且容易被暑热阳邪损伤 , 皮肤易生疮疡 , 患病也容易发热 , 不管被外界的风、寒、暑、湿等那一邪气所伤导致生病 , 到最终都转化为热症 , 出现口干口渴 , 心烦气躁等阴虚火旺的症状 。 若出现这一系列阴虚火旺的初期症状时调理不当 , 或仍旧恣意食用生痰上火或利水的饮食 , 如葱、姜、蒜、辣椒 , 或误用茶叶降火 , 或误食红小豆、薏苡仁等利水食物 , 都会加重体内阴液的耗伤 。 燥伤不同的脏腑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
如果损伤肾阴时 , 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耳聋 , 遗精 , 形体消瘦 , 五心烦热、潮热或低热 , 盗汗、颧红 , 尿黄便结等症状反应 。 ,
若损伤肺阴 , 证状较轻时反应为唇干、咽燥、口若 , 声音嘶哑 , 若调制不及时就会出现干咳无痰或痰少 , 严重时出现痰中带血的症状 。 ,
若伤及心阴:就会心烦、心悸、失眠;,
若伤及脾阴则不思食 , 或者是食后腹胀难耐;,
若是伤及胃阴则表现为腹中饥饿但没有食欲 , 这一现象古人称之为饥不欲食 。 有时也表现为干呕呃逆 。 ,
若是肝阴受损 , 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物模糊的症状反应 。 ,
若阴液损伤过重不能制约阳气 , 这时就会出现上火的表现 , 进一步出现炎症 , 如火气在肺会出现咽炎、扁桃体炎、甚至肺炎 , 若火气在肝就会出现结膜炎等等 。 ,
怎样判断这是阴虚和阳虚? 在临床上 , 阴阳两虚主要与寒热相区别 , 具体如下: 1、阴虚引起热 , 阴虚则是体内津液不足所致 。 临床表现为口干舌燥、腰膝酸软、颧骨潮红、五心烦热、盗汗、手足热等 , 都是阴虚内热的表现; 阳气不足 , 不能温热各脏腑之症状 , 发育迟缓 , 男色淡漠 , 月经不调 , 寒凉腹泻 , 大便次数增多 , 大便不消化 , 小便清长或小便不畅 , 以上皆为 阳虚寒证 , 中医称虚寒证 。
 
  人的体质有很多种 , 因为每个人自身体质不同 , 再加上后天习惯的不同 , 自然会有一些差异 。 一般来说 , 阴虚的人更容易兴奋和容易动 , 也就是说 , 他们会感到不安 。 阴虚的人一般看起来比较瘦 , 但其实很强壮 , 性格比较外向 , 容易暴躁 , 容易受外界刺激 , 容易上火 。 另外 , 人平时吃的比较多 , 也就是胃口比较大 , 由于阴虚 , 精力比较旺盛 。
  阳虚的人通常比较安静 , 可能会更胖 , 容易疲劳 。 他们走路时可能会感到疲倦 。 他们的性格可能有点内向 。 与阴虚者不同 , 他们更开朗 , 消化能力更一般 。 阳虚阴虚的辨证主要以患者的症状为主 , 而阳虚的症状则主要是患者感觉四肢冰冷 , 畏寒怕冷 。 尤其是在冬天 , 另外一些患者脸色苍白 , 女性常有痛经 。
  阴虚其实是我们身体的阳气 , 也就是我们身体内热过多的问题 , 比如消瘦、面红、口干、多喝水不解渴 。 , 这通常可以说是我们的身体过热了 。 阳虚与阴虚相反 。 阳虚是我们身体“寒”的表现 , 主要表现为畏寒、四肢冰冷、面色苍白、便溏、小便清长、脉细弱 。 这些症状会影响我们的身体 。 它应该是平衡的 。
  这两种疾病的发生都会使患者出现精神不振、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症状 。 因此 , 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区分 , 以便在疾病发生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 从而有效改善疾病的症状 。 有效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 阳虚阴虚的症状出现后 , 希望你能尽早治疗 。

如何区别阴虚和阳虚? 在中医理论里有阴虚和阳虚的说法 。 我们可以根据他们自身不同的症状来区分阴虚还是阳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