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 六 )


怎样做一名优秀的老师 一、智情双修, 德才兼备, 做一个优秀知识分子
一个人活在世上, 不论从事什么职业,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 对于教师来说, 做人更是第一位的, 因为教育是精神事业, 一个教师精神素质好不好, 会直接在教学的态度、内容、方式以及与学生的关系中体现出来 。
和传授知识相比, 教师作为一个人在精神上对学生的影响是更重要的 。 我们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 最难忘的必是那种具备人格魅力的老师, 他们在我们人生早期所给予的启迪和熏陶, 其作用之巨大, 往往使我们终生受益 。
精神素质包括智力、情感、道德, 三者缺一不可, 教师应该是智情双修、德才兼备的人 。 因为教师的日常工作是智育, 我要强调一下教师的智力素质 。 教师当然应该是知识分子, 而所谓知识分子, 就是一辈子热爱智力生活、对知识充满兴趣的人 。
用这个标准衡量, 在我们今日的教师队伍里, 知识分子太少了 。 许多人走出校门、结束了学生生涯之后, 就停止学习了, 殊不知你现在走进另一个校门、开始了教师生涯, 就更应该过一种高水平的智力生活了 。 如果你自己没有求知的激情, 怎么可能在学生心中点燃同样的激情呢?所以, 我认为, 一个好教师理应把自己定位为知识分子, 永远保持学习、思考、钻研的习惯 。
二、爱学生, 真正把学生当作目的
谈到教师的道德素质, 我认为爱学生是最重要的师德 。 如同罗素所说, 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 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 感觉到学生是目的 。 学生的年龄越小, 这一点就越重要, 因为孩子尚缺乏理性判断和情感自主能力, 教师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
爱学生当然不是表面的随和, 仅仅能和学生打成一片 。 把学生当作目的, 这是对爱学生的实质的准确表述 。 爱学生的教师, 一定会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 对学生的成长真正负起责任来 。 正因为如此, 他会为每个学生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同时也感到自豪, 视为自己的人生成就 。 一个教师是否真爱学生, 学生心里最清楚, 他一定会受到学生广泛的敬重和喜爱, 而我们也就有基本的理由承认他是一个好教师 。
三、懂教育, 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师以教育为职业, 按理说都应该是懂教育的, 其实不然 。 一个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 自觉不自觉地都体现了某种教育理念, 但有正确与错误之别 。 尤其在现行教育体制下, 如果缺乏独立思考, 更可能是错误的 。
就单个的教师而言, 教育理念不是孤立的东西, 也不是抽象的理论, 而必定是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的, 是他的整体精神素质在教学上的体现 。 说到底,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
一个在人性意义上优秀的教师, 他在自己身上就领悟了人性的宝贵, 绝不会用压抑和扭曲人性的方式去教学生 。 相反, 那些用这种方式教学生的教师, 自己的人性在相当程度上往往是不健全的 。 在具体的教学中, 这种内在的差异几乎是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 但是泾渭分明, 一目了然 。
不过, 要自觉地、坚定地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不能只凭直觉 。 我认为, 一个教师无论教的是什么课程, 教育理论都是他的必修课, 而且应该在教学生涯中不断重温和深化 。
在这方面, 我建议读一些教育哲学的著作, 而不要限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之类, 因为教育哲学所探讨的正是教育理念, 即教育的根本道理 。 历史上有许多哲学家写了教育论著, 例如洛克、卢梭、康德、杜威、怀特海, 他们的教育主张未必一致, 但皆深谙人性, 各有真知灼见, 认真地读一读, 一定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