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员工感恩,如何激发员工感恩之心( 二 )


如何让员工有感恩的心? 文化 , 不管是企业文化、国家文化、民族文化 , 都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 正如同人们每天看好莱坞大片 , 就被美国文化同化了 , 对美国心生仰慕;每天都谈论韩国明星 , 就被韩流同化了 , 一定要去韩国旅游一次 。
对企业来说 , 你让员工沉浸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 员工就能感受到什么样的文化 , 而不是靠你的宣讲和灌输 。 如果硬性宣讲和灌输 , 员工反倒会产生逆反心理 。
所以如果企业想营造感恩文化 ,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的核心人物(创始人、老板、总经理等)要先以感恩之心对待员工 , 感谢每一位员工每一天的劳动 , 每一天的贡献 , 提出的每一条建议、意见和批评 。 这一点我们可以学学日本企业 。 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 , 每天早晨会站在公司门口 , 对每一个进来的员工微笑鞠躬 , 多年如一日 , 所以松下内部的感恩文化才能建立起来 。
我们过去在为企业做管理咨询时 , 就经常遇到这个问题 , 很多企业的人资部门一腔热情 , 想在企业内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 企业负责人也都同意 , 都支持 , 毕竟以人为本是个时髦的词汇 , 大家都想树立自己企业的好形象 。 我们也应企业的要求 , 从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为企业提供了建议 , 制定了完善的制度 , 但后来发现执行的效果非常差 。
【如何让员工感恩,如何激发员工感恩之心】究其原因 , 就在于企业负责人(家族企业)本身对员工一点都不尊重 , 呼来喝去 , 虽然口头上讲以人为本 , 讲互相尊重 , 讲感恩 , 但行动上根本就体现不出来 。 再多再好的制度 , 只要被领导给带头破坏了 , 那就是一堆废纸 。 甚至连废纸都不如 , 毕竟废纸没有副作用 , 而感恩文化被破坏后 , 员工会产生逆反心理 , 觉得受到了欺骗 , 一边是公司天天讲要以人为本要感恩 , 一边是员工自己感到不被尊重甚至感到被侮辱 。 这样怎么可能建立起感恩文化呢?
企业文化 , 说白了就是老板文化、创始人文化、总经理文化 , 是企业的核心领导层行事风格的制度化体现 。 若是两者发生了冲突 , 最终企业文化会屈服于领导的意志 。 要知道 , 企业文化的第一服务对象是企业的老板 , 而不是员工 。 老板满意的文化才是可持续的文化;老板满意、员工也满意的文化才是好的文化;老板满意、员工满意 , 客户满意 , 并能够保持公司业绩的文化才是最佳的文化 。
因此导入企业文化不是赶时髦 , 不是跟风 , 而一定是根据企业核心领导的风格定制的 。
如果核心领导善解人意、善于尊重人 , 就可以导入以感恩为特色的企业文化 。
如果核心领导人非常敬业 , 是个工作狂 , 那就导入狂人文化 。
如果核心领导人非常强势 , 非常跋扈 , 那就应导入狼性文化 。
所以对题主的问题 , 我不好给出合适的答案 。 首先需要知道公司核心领导的风格 , 然后再来定制应该导入的文化特征 , 最后在进行制度和物质方面的固化和强化 。 这一切都做好了 , 才谈得上营造和引导的问题 。

如何激发员工感恩之心 作为工作中的感恩 , 是同事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向感恩 。 作为一种自然状态 , 需要让感恩融入到个人的工作行为中、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 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 , 共同提高与进步 。 1、互相感恩 首先 , 公司也要对我们每个人感恩 。 因为没有在座的各位员工 , 公司就只是架构在半空的空中建筑 , 没有大家的支持、没有在座的每个人的无私的奋斗 , 单凭唐总一己之力 , 梦想的彼端永远也达不到 。 公司对每个人每位老师感恩 , 可以通过增加薪资、改善福利或设计新的福利计划 , 再或者是投资教育和培训来实现 , 我们博思一直努力在做的关注每个老师的成长和其他的社会需求 , 如购房的支持、购车的支持、结婚的支持等 , 包括唐总在构思的明年推出股份合伙制的激励机制 , 这些都是表现的一种途径 , 但在我看来 , 最大的感恩是把我们每个人都培养成一个忠诚正直、有着良好道德操守、勤奋努力工作、积极上进充满激情、热爱咨询事业 , 对国家、社会和家庭负责任的人. 其次 , 我们每个人对公司要感恩 。 或许站在我的立场这样说 , 有点避人之嫌 , 是个敏感的话题 , 听起来也不够理直气壮 , 毕竟现在的我们不是在旧社会打工 。 但我今天要将这句话亮亮堂堂地说出来 , 而且明确坚定 , 否则 , 感恩的心跨出的第一步就会大打折扣 。 公司及领导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 而是和大家一起打拼天下的人 , 但是博思不管怎样 , 都是供给我们工作机会的人 , 至少博思提供给我们一个共同奋斗的、实现梦想的咨询平台 。 也许我在这里这样堂而皇之地说 , 有人会说老郑你今天是顾问部总监当然这样说 , 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只有做到这一点 , 才能使我们变得更善良、诚实、合作和敬业 , 如果我们把自己与公司和领导隔阂开 , 工作不如意时 , 第一时刻想到的是挑剔、抱怨、意志消沉的人 , 那最后就会沦为一个刻薄的人 , 到最后 , 可能是什么也得不到 , 包括为梦想而奋斗的机会 。 记得之前我们一位老师讲过一句名言:人之所以伟大 , 是因为梦想伟大!如果你连梦想都没有了 , 那人生还有什么希望! 2、对周围的人感恩 我们博思是一个大家庭 , 以博思文化为核心 , 紧紧团结在一起 , 大家为一个共同的把博思做强做大的愿景而自愿地走到一起 , 为之奋斗、为之拼搏的事业平台 。 每一天我们都在与周围的同事打交道 , 文明礼仪是最起码的 , 我们不要浮于表面的一种虚假的仪式 , 每天早上的纪律之歌就是无形当中在善意的提醒大家 , 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恩周围的同事 , 用真心的力量使自己融入到博思大家庭中 。 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经验都是在周遭所有人的帮助下成长的 ,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你一己的功劳 。 能力可以赢得比赛 , 但只有团队才能赢得冠军 , 就好比如接力赛 。 所以 , 不论何时 , 我们都不能忽视博思这个团队 , 我们是其中的一分子 , 没有团队 , 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的项目老师 , 当我们获得成功时 , 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感恩 , 就象鲜花需要绿叶陪衬一样 。 试想一下 , 如果没有唐总的深谋远滤、高瞻远瞩搭建博思平台 , 打响博思的品牌;如果没有业务部门整天日晒雨淋地跑业务 , 我们其他老师也不可能能安安然然地拿到薪水 , 因为订单是博思公司收入的来源;如果没有管理人员默默地整顿好一个公司的秩序 , 那也就没有井井有条的工作环境;如果没有知识专员在后台的默默无闻的支持 , 我们什么能及时有效的得到相关的借鉴资料呢 。 所以 , 一个公司无论谁的成功 , 都离不开后面一支庞大的团队队伍 , 不管成功与否 , 对周围的同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 会让我们更珍惜现在这个工作 , 更爱这个博思大家庭 。 3、没有感恩的心是矛盾冲突的源头 也许有很多老师总是对公司或领导不理解 , 认为不近人情、苛刻 , 对工作环境 , 对公司 , 对同事 , 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和不理解 。 其实在一个公司内 , 没有谁与谁的关系是对立的 , 从商业的角度 , 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 , 也包含着一份亲情和友谊 。 象我们这种咨询行业 , 同事之间、公司与各位老师之间更好的是一种合作关系 , 博思在今年来一直在提倡平台 , 就是逐步在引导观念的转变 。 咨询是个高尚的行业 , 挣钱不是主要的目的 , 如果把挣钱摆在第一位 , 那每位老师和公司之间就会变成奴隶与被奴隶关系 , 这种近乎于关上自己心门的心态会让我们把公司、同事对自己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 视为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 , 还时常牢骚满腹、抱怨不止 , 当然就更谈不上恪守职责了 。 博思精神是“胸怀全局、团结协作、不找借口、追求卓越” , 这针对我们勇敢、用心、执着的博思人 , 要有博大的胸怀 , 要爱人 , 不仅是爱我们的客户 , 更要爱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同事、爱博思公司 , 我们要将博思理念深深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 , 就必须将这十六字方针的含义深深刻进我们的行为操守 , 以此作为我们行为处事的原则 。 而要做到这一点 , 感恩的心无疑是最需具备的 , 没有感恩的心 , 又何来博大的胸怀 , 就更别提爱人了 。 4、学会以感恩的心对待工作 对天地感恩、对父母感恩 , 是人间之道 , 我们经常提的天地良心 , 不需要时刻警醒也能每日而为之 , 但要在工作中保持感恩的心 , 并非易事 , 因为既然身处这个竞争的社会 , 就总会有不平等或是不平衡出现 , 这种事会让我们不愉快 , 继而迁怒于工作 , 感恩的心会随之泯灭 。 所以 , 要学会以感恩的心对待工作 , 是一种境界 。 如果我们每天在写工作日志时 , 为自己能有幸成为博思公司的一员而感恩 , 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群好同事而感恩 。 当得到了表扬和提升之后去感恩 , 这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 。 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特质一样 , 是一种习惯的态度 。 真正的感恩是真诚的 , 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 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 , 迎合他人表现出的虚情假意 。 这样的感恩是容易做到的 , 因为这些都是顺境 , 在顺境中保持感恩 , 就犹如在丰收年吃上饱饭一样 , 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 人在顺境中都特别容易满足 , 感恩 。 但每一份工作都无法尽善尽美 , 或多或少都存在失败的沮丧、失意的迷茫 , 尤其是下半年以来 , 各项目都碰到客户要求在明显提升、工厂执行力弱需要贴身式保姆式的辅导、需要在工厂方与管理者同时上下班时 , 在工作陷入低谷时 , 仍能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就是我们提倡的并要努力实践的 , 这也是本着为客户负责的态度在做咨询项目 。 我们不管做任何事 , 都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 , 抱着学习感恩的态度 , 不要计较一时的个人得失 。 不论做任何事都能心甘情愿、全力以赴 , 才能出现转机 , 当机会来临时才能及时把握住 。 不要怨天尤人 , 觉得工作没有意义 , 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 , 心存怨愤 。 当遭遇到不公平待遇时 , 当努力和感恩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时 , 也不必抱怨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 。 只要相信这只是暂时的 , 或许这恰恰只是一种考验 。 要充分相信团队 , 我相信客户是会认识到博思老师的重要性和改善的成果 , 我相信这个团队的成长是博思最大的财富 , 这就是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中的一种表现 。 以感恩的心对待工作是对个人魅力、个人价值的一次完美提升 , 通过感恩 , 我们会发现 , 感恩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 它使我们更积极 , 更有活力 。 自我成长的喜悦、温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客户等等 , 这些都是工作中必须学习的感受和必须具备的财富 。 如果我们能每天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情去工作 , 在工作中始终牢记“拥有一份工作 , 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 , 就一定会有许多收获 。 总的说来 , 保持感恩的心态 , 就是对待工作需要真诚、对待同事需要尊重、对待自己需要保持快乐的心态 。 真诚是发自内心的和谐状态 , 是通过审视真心而获得的真实感受 , 保持真诚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 , 才能结合自己的兴趣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 。 尊重是对人对事不是一己之见 , 而是兼顾别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想法、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 , 保持快乐不只是个人的工作状态 , 而是我们所能感受以及我们所感染的整体氛围 。 因此 , 快乐的心不但让自己发现周围更多的价值 , 同时也为整体的工作氛围提供了动力的源泉 。 感恩之心和与之相对应的工作态度 , 是一种积极的自然的状态 , 而不是某种形式上表现或者口头上的说辞 , 当然 , 感恩之心也不是不讲原则的其乐融融 , 而是内心和谐状态的反映 。 这需要融入到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与日常工作自然的结合起来 , 并不断升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