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 五 )


三、懂教育,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师以教育为职业,按理说都应该是懂教育的,其实不然 。 一个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自觉不自觉地都体现了某种教育理念,但有正确与错误之别 。 尤其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如果缺乏独立思考,更可能是错误的 。
就单个的教师而言,教育理念不是孤立的东西,也不是抽象的理论,而必定是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的,是他的整体精神素质在教学上的体现 。 说到底,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
一个在人性意义上优秀的教师,他在自己身上就领悟了人性的宝贵,绝不会用压抑和扭曲人性的方式去教学生 。 相反,那些用这种方式教学生的教师,自己的人性在相当程度上往往是不健全的 。 在具体的教学中,这种内在的差异几乎是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但是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
不过,要自觉地、坚定地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不能只凭直觉 。 我认为,一个教师无论教的是什么课程,教育理论都是他的必修课,而且应该在教学生涯中不断重温和深化 。
在这方面,我建议读一些教育哲学的著作,而不要限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之类,因为教育哲学所探讨的正是教育理念,即教育的根本道理 。 历史上有许多哲学家写了教育论著,例如洛克、卢梭、康德、杜威、怀特海,他们的教育主张未必一致,但皆深谙人性,各有真知灼见,认真地读一读,一定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
四、讲究教学艺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使之对你所教的这门课发生兴趣 。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没有兴趣,就只好靠灌输,其效果如何,当教师的都很清楚 。 一个学生对某一门课能否发生兴趣,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这个学生的天赋类型,二是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
一个好的教师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所教的这门课发生强烈兴趣,但可以做到使天赋类型适合的学生发生强烈兴趣,而使多数学生发生一般兴趣 。
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当然不能单凭方法 。 实际上,这是对教师的综合智力素质的检验 。 首先,教师对于自己所任的课程,在基本原理方面要做到融会贯通,能够举一反三 。 现在教育部门在提倡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我的看法是,这不应该是要求教师的知识达到相关学科中的专业水平——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而只应该是在教学大纲范围内的通晓和熟练,因为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是专业教育 。
其次,基础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中小学教师不论教的是什么课程,都应该是通识之才,有广泛的知识兴趣和人文修养,如此才能把所任课程的教学做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也产生兴趣并易于领会和接受 。
五、处理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现在我要说到今天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了 。 应试体制的硬指标具有迫使教师和学生就范的巨大威力,短期内也无改变的希望,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 完全不顾应试,显然行不通,学校和家长都不答应 。 一味顺应乃至迎合,放弃素质教育,则为负责任的教师所不取 。
不过,我们没有必要陷入这样的两极思维之中 。 任何体制都不可能把个人的相对自由完全扼杀掉,一个好的教师要善于拓展和运用这个自由,戴着镣铐把舞跳得最好 。
在当今体制下,一个好教师的责任和本事就在于,一方面帮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对付应试,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 。 这是可以做到的,当然,前提是教师有水平并且肯用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