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虫怎么繁殖,面包虫变成甲虫怎么让它繁殖( 二 )


黄粉虫幼虫活动的适宜温度为13~32℃ , 最适温度为25~29℃ , 低于10℃极少活动 , 低于0℃或高于35℃有被冻死或热死的危险 。
黄粉虫在0℃以上可以安全越冬 , 10℃以上可以活动吃食 。 在长江以南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 黄粉虫卵的孵化时间随温度高低差异很大 , 在10~20℃时需20~25天可孵出 。
扩展资料:成虫产卵时将产卵器伸至饲料下面 , 将卵产于纸上面 , 经3~5天卵纸上就粘满了虫卵 , 应该更换新卵纸 。 取出的卵纸按相同的日期放在一个盆中 , 待其孵化 。
温度为24℃~34℃时 , 经6~9天即可孵化 。 刚孵化的幼虫十分细软 , 尽量不要用手触动 , 以免使其受到伤害 。 将初孵化的幼虫集中放在一起饲养 , 幼虫经过15~20天 , 盆中饲料基本吃完 , 即可第一次筛除虫粪 。
筛虫粪用60目的筛子 , 以后每3~5天筛除一次虫粪 , 同时投喂1次饲料 , 饲料投入量以3~5天能被幼虫食尽为准 。

面包虫有没有公母之分?他们是怎么繁殖的? 你是想养殖面包虫么?
我们所说的面包虫是一种粉甲虫属昆虫的幼虫 。 雌雄成体交配产卵孵化出面包虫 。 以下是它的生物学特性 。
一、面包虫的生物学特征

成虫:面包虫是全变态昆虫 , 即成虫、卵、幼虫、蛹四种态型 。 刚羽化的成虫第1对翅柔软 , 为白色 , 然后为黄色 , 黄褐色 , 逐渐变成黑色有金属光泽 , 头部为前口式 , 唇基两侧不超过触觉基部 , 成虫在羽化过程中 , 头、胸、足为淡棕色 , 腹部和鞘翅为乳白色 , 开始虫体稚嫩 , 不愿活动 , 鞘翅黑色变硬 , 灵活 , 第二对翅为膜翅 , 但因退化不能飞翔 , 爬行很快 , 经精心喂养后 , 成虫群体交尾 , 产卵 , 成虫每次产卵2-4粒 , 每只雌虫约产卵300粒 , 散产于饲料底部的筛网下 , 成虫期约50-70天 。

卵:极小 , 乳白色 , 长椭圆形 , 长径0.7-1.2毫米 , 短径约0.3-0.8毫米 。 卵外表为卵壳 , 内层是卵黄膜 , 里面充满乳白色的卵内物质 。 卵期8-10天 。 在27℃-32℃下成虫产卵最多 , 质量也高 , 低于18℃很少交配产卵 , 低于10℃不交配产卵 。

幼虫:外形极似金针虫与拟地甲 , 体细长 , 唇基明显 , 即上唇与额间有明显缝线 。 食植物性食物 。 刚孵出的幼虫体乳白色 , 长约2毫米 , 以后蜕皮 , 每蜕一皮为一龄 。 变成棕黄色 , 老熟幼虫长20-30毫米 , 体节明显 , 有3对胸足 , 在第9腹节有一双尾突 。 大虫体宽3-3.5毫米 , 重0.13-0.24克 。 当最后一次蜕皮时在饲料表层化蛹 。 幼虫期约80天 。

蛹:刚由老熟幼虫变成的蛹 , 乳白色 , 体表柔软 , 很稚嫩 。 之后体色变灰白色 , 体表变硬些 , 是典型的裸蛹 , 蛹长15-20毫米 , 宽约3毫米 , 重约0.15-0.25克∕只 。 背中有淡色纵条 , 咀黑 。 腹部侧面有乳状突(雄性蛹 乳状突不明显 , 基部愈合 , 端部伸向后方 。 雌性蛹明显 , 端部扁平 , 稍角质化 , 有分叉 , 显著外弯) 。 胸节大 , 侧面有雏形翅和附肢 。 头节也大 , 有一对黑眼点 。


面包虫是怎样培育出来的? 面包虫如何养殖?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9-6-3
09:36
|
提问者:俩眼镜片
最佳答案
面包虫又称面粉虫 , 具有生长快 , 繁殖力强 , 饲养方法简单 , 四季都可繁殖的特点 , 是观赏鸟最常用的一种含高蛋白的动物性饲料 。
面包虫的整个生活史为4个月左右 , 饲养方法也比较简单:将盆壁光滑的搪瓷盆或陶瓷盆刷洗干净 , 加厚度10厘米左右的麸皮 , 然后将面包虫放进去 , 上面再撒一些面粉或玉米粉 , 盖上几片菜叶或菜片 , 南瓜、西葫芦、黄瓜、大白菜、圆白菜、小白菜等均可 。 这些菜叶既可供面包虫食用 , 有能增加湿度 。 然后将盆放置在室内温度较高的地方 , 一般为22~25℃ , 湿度为50%~60% 。 面包虫从卵孵出到成体要经过6~7次的蜕皮 , 大约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变成成虫(黑壳虫) 。 平均体长32毫米 , 体宽3.5毫米 , 平均体重0.2克 , 个别的体重可达0.25克 。 变蛹后蛹长17毫米 , 体宽4毫米 , 平均体重0.1克 。 面包虫的变蛹过程是先从头裂开一小口 , 尾部开始蠕动 , 皮慢慢从头顶往后蜕 , 经5~10分钟就可全部蜕完 。 蛹全身为乳白色 , 经5~6个小时以后变为深黄色 , 再经过3~5天蛹开始变成成虫(黑壳虫) 。 成虫经过交配 , 2~3天后就开始产卵 , 这期间可在盆内放入一些叶菜 , 一方面可以供面包虫采食 , 另一方面可让成虫产卵于叶菜上 。 卵为乳白色 , 像小米粒一样大小 。 注意剩余的叶菜不能扔掉 , 以免将虫卵同时扔掉 。 卵经过9~10天孵出幼虫 , 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幼虫在麦麸中蠕动 。 这时可把干菜叶拿出 , 在麦麸上再盖一层新鲜菜叶和面粉或玉米粉等供幼虫食用 , 幼虫便会很快长起来 。 在面包虫的繁育中 , 应挑选个体大的蛹留种 , 单放一个盆中作为产卵用 。 这样的幼虫大小基本一致 , 而且在更换虫屎时也不会将虫卵筛出 。 喂鸟时可先将个体大的挑出来喂 。 对已经变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盆中 , 再继续繁殖 。 大小不同的面包虫应分别饲养 。 一盆面包虫喂完后 , 要再进行繁殖时 , 应将旧盆清洗干净再用 。 在面包虫的养殖过程中 , 应经常检查麦麸是否吃完 , 如已吃完可用筛子把虫子筛出 , 更换新的麸皮 。 盆内麸皮变黑后可撒上少许新鲜的鼓皮和面粉、玉米粉等 。 要经常更换新菜叶 , 每次不要放得大多 。 供虫食用的新菜叶应增加湿度 , 但不宜放得大多 , 以免饲料变质发霉 。 面包虫在养殖过程中 , 每隔两三代就应引进一些新的、个体较大的种源 , 以免由于近亲繁殖使虫子的体形体质越变越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