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户口迁出怎么证明亲子关系( 三 )



6、因非公安机关原因将姓名填错 , 如银行存单、保险单、学校、单位等档案中姓名同音不同字 , 需要证明是同一人的;

7、居民身份证丢失或损坏 , 需要乘机、取款、报名、考试等 , 需要出具居民身份证明的;

8、偿还能力证明;

9、亲属关系证明;

10、家庭收入状况证明;

11、婚姻状况证明;

12、居民身份证丢失证明;

13、人员失踪证明;

14、保险事故证明;

15、各类证件、印章的丢失证明;

16、非组织行为索取现实表现证明;

17、房产情况证明;

18、本人持招工单位调查表 , 让派出所出具现实表现证明的 。
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 出现在《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8日 17 版)

“该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这是北京市民陈先生的一句感慨 。 听起来有些好笑 , 却是他的真实遭遇 。
陈先生一家三口准备出境旅游 , 需要明确一位亲人为紧急联络人 , 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 可问题来了 , 需要书面证明他和他母亲是母子关系 。 可陈先生在北京的户口簿 , 只显示自己和老婆孩子的信息 , 而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 , 早就没有了陈先生的信息 。 在陈先生为此感到头大时 , 有人指了一条道:到父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可以开这个证明 。 先别说派出所能不能顺利开出这个证明 , 光想到为这个证明要跑上近千公里 , 陈先生就头疼恼火:“证明我妈是我妈 , 怎么就这么不容易?”而更令陈先生窝火的是 , 这一难题的解决 , 最终得益于向旅行社交了60元钱 , 就不需要再去证明他妈就是他妈了 。
陈先生的遭遇 , 并非孤例 , 很多人在办事过程中遇到过类似令人啼笑皆非的证明:要证明你爸是你爸 , 要证明你没犯过罪 , 要证明你没结过婚 , 要证明你没有要过孩子 , 要证明你没买过房……这样那样的证明 , 有的听起来莫名其妙 , 办起来更让人东奔西跑还摸不着头脑 。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证明?近日 , 本报在《关注改革“最后一公里”·聚焦社区治理》的报道中一针见血:证明过多过滥 , 除了审批事项太多外 , 还因为原本应由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核实 , 但同级职能部门之间却互相推诿 。 说白了 , 就是要审批的事项很多 , 可谁也不愿担责 。 笔者办事就曾遇到过“部门A说需要部门B的证明 , 而部门B说没有部门A的证明我用什么来证明” , 就像是你要给我蛋 , 才能孵出鸡 , 而我说你要给我鸡 , 才能生下蛋 。 这样的僵局 , 往往托人能打破 。
然而当我们对一些证明感到不可理解 , 去问工作人员为什么要这个证明 , 得到回答往往是“就是这么规定的” 。 诚然 , 必要的证明是应该的 , 但花点钱、找找人就行 , 或者在没有知情权的社区盖个章也行 ,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 , 其实不少证明并非非要不可 。 因此 , 各级政府部门有必要结合简政放权的时代要求 , 与时俱进地对需要当事人提供的材料事项进行梳理 , 能免的就免、能简的就简 , 从源头上减少对证明的需求 。
让数据多跑路 , 让百姓少跑腿 , 信息化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和便利 。 解决证明过多过滥问题 , 当务之急需要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 , 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权限设置 , 让公民基本情况实现共享 。 这样 , 老百姓就不会再为各种证明四处跑腿 , 更不会出现“需要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尴尬 。
35年前户口迁出父母家 , 现在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 今天又有校友来问我这个问题: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这个问题是我们这帮少小离家(12岁就从自家户口上被注销了)的外校小伙伴普遍会遇到的 , 也是当时外校的特殊性(我们小时候是国家的人)造成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