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怎么复习( 三 )


二是各类型的题目要穿插练习 。 ,不要在一段时间里只做一种类型或做完一本再做下一本,这样会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并且做题的状态难以保持,你很可能在做逻辑推理的时候就把先前做的数量关系忘光了 。 所以我的建议是穿插练习,可以以两天为一周期,第一天半天数量关系、半天言语理解,第二天半天资料分析、半天逻辑判断,也可以两三个小时换一种类型,依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
(二)调整做题顺序
其实行测的水平是很稳定的,到最后阶段模拟时,每个类型错题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但你需要在考场上迅速进入做题状态才能保持水平 。 大家都知道要得高分,资料分析题就应该尽可能少错甚至不错,很多人都说资料分析应该最先做,因为最开始的思路最清晰,但我在最后几天模拟的时候发现,先做资料分析的话,花费时间长(平时是20道题25分钟,这时到了30分钟)、正确率还不高(平时一般错一道,这时能错5道左右,有些还是一看就不该错的),原因就是做题状态 。 小学数学老师告诉过我,在数学考试前做点题目,简单题都行,但要保持做题状态 。 在考试刚开始时,我们会有题目接收慢、思路调不出来、反应不够快速的情况,这就是没进入做题状态的表现,此时做大分值的资料分析题只会“发挥失常” 。 通过几次试验,我把常识判断题放到最前面,不要多想,平均7、8秒一道,这部分本来就不容易提分,分值又比较低,把它作为进入做题状态的踏板最合适;第二个做比较简单的词语填空或类比推理,通过题目的阅读来稳固做题的状态;第三个就做资料分析啦,这时候做题就已经比较顺利了;接下来就可以按顺序做逻辑推理、言语理解啥的;因为我的数量关系实在不好,也就是简单题能拿分,放到最后,简单的题快速计算选上答案,难的题就看哪个顺眼选哪个(这里有个小窍门,数量关系里一般都会有个钟表题,可以把那道题留到最后,然后用自己的手表按题目要求转一转) 。 一定要留出15分钟涂卡,一到最后15分钟,就扔下没算完的题马上开始涂卡,题目做得再好,卡没涂就是白做!
公务员考试如何准备 周密的计划,良好的习惯,严格的执行”是我认为备考阶段必备三要素,尤其是对于开始不知怎么下手复习公考的人,绝对不能省 。 理由:计划可以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习惯造就自律,自律培养信心;而执行才能进步 。 三者结合,就是目标的实现 。
我是学文史的,行测完全零基础,刚开始看到数字就有心理障碍,后面一步一步走过来,还是有些体会的,写的多点 。
复习计划细致到每一天,总括起来就是:上午行测、下午申论,晚上总结 。 再细致到上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我的独门秘诀,就要根据头一天的复习情况、以及当天的学习效率来调整 。
这里我要多说一句,公务员考试的复习计划固然有不变性,但一味地追求完成任务式的枯燥复习,效率就难以保证了,最后结果就是时间花了、成效不行、人也疲累了 。 这可能跟我学文史有关,比较注重效率而不单单追求复习时长 。
公务员考试要怎么复习啊,自学能考上吗? 一、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省考?为什么我们要参加省考?
省考全称为省级公务员年度录用考试,而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 还包括法官、检察官、政协工作人员等非国家行政机关的公职人员 。 通俗来讲,就是国家的人,由国家发工资、发福利 。 考上公务员能实现我们从小到大的终极的梦想——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