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己亥杂诗的落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八 )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 , 马鞭向东一挥 , 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 我辞官归乡 , 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 , 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 , 化成了春天的泥土 , 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
扩展资料: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 , 借落花翻出新意 ,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 , 落花作为个体 , 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 , 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 , 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 , 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 。
诗人借花落归根 , 化为春泥 , 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 。
但从另一角度看 , 它能化泥护花 , 仍有价值和作用 , 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 , “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 , 而是相对的 , 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 , 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清代作家龚自珍所创作的一首诗 ,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系列里面的第一百二十五首 ,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 通过一种祈祷的方式 , 表达的诗人希望朝廷能够解放人才 , 并且通过让这些人才对朝廷进行改革 , 从而能够振兴国家 。 原诗为:
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哀 。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材 。
这首诗创作在闭关锁国的清代 , 当时的龚自珍作为一名思想启蒙家 , 深刻体会到闭关锁国对于封建社会 , 对于清朝的不利 。 所以他提倡变革 , 但是因为触碰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 所以最后不得不辞官 , 这首诗就是创作于他在归家途中 , 路过镇江时候写下的一首祭神诗 。 诗的意思是只有雷电才能够让中国重新焕发生机 , 但是社会政局却没有生气 , 真是一种悲哀 , 作者希望天公能够振作精神 , 释放更多的人才出来 。
这首诗创作的时候 , 清朝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 , 当时对于知识分子的压迫是非常残酷的 , 封建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在迫害着知识分子 , 使得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 。 这也使得当时的清朝政局死气沉沉 , 没有生机 。 想要打破这样的局面只有进行改革 。 但是想要改革的话就必须有人才可用 , 所以作者才写下这首诗 , 希望统治阶级能够重用人才 , 使得他们能够给制度进行改革 , 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
龚自珍面对着清朝的这种状况 , 从来没有放弃过复兴国家 , 不断努力地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 通过写下这一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表达出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关切 , 同时也是希望统治阶级能够重用人才 , 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

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说的是不是最有名的这一首 , 为你奉上 , 请你参考!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译文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