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叶面肥种类分类及相关作用功效( 二 )


目前 , 生产上常用的调节剂有以上几种 。
2、含天然活性物质型叶面肥
该类叶面肥中一般含有从天然物质(如海藻、秸秆、动物毛发、草炭、风化煤等)中处理提取的发酵或代谢产物 , 产生氨基酸、腐植酸、核酸、海藻酸、糖醇等物质 。 这些物质有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提高作物自身抗逆性等功能 。
(1)氨基酸类叶面肥
氨基酸的来源有动植物两种 。 植物源氨基酸主要有大豆、饼粕等发酵产物以及豆制品、粉丝的下脚料;动物源氨基酸主要有皮革、毛发、鱼粉及屠宰场下脚料等 。 将原料转化为氨基酸的工艺也有所不同 , 最简单的是酸水解工艺 , 常用浓度4—6moI/L的盐酸溶液 , 按比例与物料水解一定时间 , 然后用氨或其他碱性物质中和 , 调节PH值后即为原液;较为复杂的是生物发酵法 , 常用复合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对物料进行4—6周的发酵 , 发酵液经提炼后 , 加工成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 。
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氨基酸肥多为豆粕、棉粕或其他含氨农副产品 , 经酸水解得到的复合氨基酸 , 主要是纯植物蛋白 。 此类氨基酸有很好的营养效果 , 但是生物活性较差;而采用生物发酵生产的氨基酸 , 主要是酵解和生物降解蛋白质 , 经发酵产生一些新的活性物质 , 如类似核苷酸、吲哚酸、赤霉酸、黄腐酸等 , 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 可刺激作物生长发育、提高酶活力、增强抗病抗逆作用 。 对生根、促长、保花保果都有一定的作用 。
(2)海藻酸类叶面肥
海藻肥的活性物质是从天然海藻中提取的 , 主要原料是鲜活海藻 , 一般是大型经济藻类.如臣藻、海囊藻、昆布等 。 其生产工艺有化学提取、发酵、低温物理方式提取等 , 一般而言 , 物理方法处理的海藻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植物活性 ,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海藻多糖和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 如生长素、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多酚化台物及抗生素物质等 , 可刺激作物体内活性因子的产生和调节内源激素的平衡 。
目前海藻农用产品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腐烂海藻——藻灰(粉)——海藻提取液 。 海藻提取液提取工艺大致为:通过筛选适宜新鲜的海藻品种 , 用机械的方法 , 没有接触任何化学试剂 , 没有经受超过45 ℃的高温 , 没有任何脱水和冷冻 , 只是通过高压发泡使细胞壁破碎内容物释放 , 浓缩形成海藻精浓缩液 , 从而极大的保留了海藻天然的活性成分 。
国内有通过发酵法制备海藻有机肥 , 工艺如下:
①发酵:藻类(含适量的水分)+生物菌种 , 混合均匀 , 放入发酵罐中发酵 , 根据罐内温度进行适当调节(包括水、空气、温度等);
②浸提:发酵后的产物 , 加入浸提剂 , 再加一定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 。
③脱水:将浸提物脱水 , 液体部分添加氮、磷、钾及微量元素 , 浓缩后即成液体肥;固体部分干燥后粉碎、造粒为有机肥 。
我国海藻肥的使用有三种方法:叶面喷施、土壤施用、浸种 。 其中叶面施用是最有效、广谱的使用方法 。 可刺激根系的发育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 显着提高作物的抗病、抗盐碱、低温等抗逆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