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法】大扁竹兰怎么种植?大扁竹兰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 二 )


虫害主要是大灰象虫 。 防治措施:在幼苗拱土时 , 往苗眼土缝处浇或喷50%马拉硫磷1200倍液防治成虫 。
生长期管理
(1)中耕、除草与培土
露地栽培的 , 生长期间一般中耕除草2~4次 , 经常保持土地疏松无杂草 , 以防止杂草与植株争营养 , 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于封垄前结合中耕进行培土 , 保温保湿 , 利于根茎膨大 , 并防雨季倒伏 。
覆盖地膜栽培大扁竹兰 , 不仅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 还可提温保墒 , 不需中耕除草 , 但须经常检查 , 及时压实膜边 , 每隔2~3米压一土带 , 以防止大风揭膜 。
(2)水分管理及追肥
露地栽培者 , 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 遇旱要及时浇水 。 雨季注意排水 , 以防积水引起烂根死苗 。 大扁竹兰在肥沃的土壤里生长良好 , 应在保证氮肥的前提下 , 增加磷钾肥施用量 , 可提高大扁竹兰的产量和质量 。 一般于齐苗、定植、封垄前和越冬前追肥2~3次 , 第一、二次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500千克 , 加腐熟饼肥30~50千克和草木灰250千克 。 第三次每亩追施腐熟厩肥2000千克和过磷酸钙25千克 。
为使地膜覆盖栽培达到速生、优质、高产的目的 , 除整地时施足基肥外 , 还须在生长期间及时追肥 。 根据大扁竹兰生长发育情况 , 在生长周期里 , 一般每年需追肥4次:第一次在5月上旬 , 这时植株正处于旺盛生长初期阶段;第二次在6月上旬 , 此时正值根茎形成初期;第三次在7月上旬 , 恰是根茎旺盛生长阶段 , 是大扁竹兰“需肥临界期”;第四次在8月上旬 , 此时是根茎膨大和提高质量的关键阶段 。 地膜覆盖大扁竹兰 , 在播种当年 , 第一次亩施碳酸氢铵30千克 , 或尿素15千克;第二次亩施碳酸氢铵25千克 , 过磷酸钙15千克;第三次追施三元复合肥料15千克;第四次施三元复合肥料20千克 。 施肥时 , 可用小铲将植株根际部周围的土扒开 , 将肥施下 , 然后覆土封严 。 地膜覆盖能保持土壤湿润 , 而大扁竹兰又较耐旱 , 因此 , 在其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前期 , 即植株长到7~8叶片时 , 一般不需灌水 , 使其根系深扎 , 为整个生长期健壮生长打好基础 。 进入旺盛生长期阶段后 , 植株高大 , 蒸腾量大 , 应结合追肥及时灌溉 , 特别是天气干旱时 , 须增加灌水次数 , 以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 。 常采用沟灌方法 , 使水分横向渗入膜内根区 。 一般在傍晚灌水 , 到次日早上排走 , 经过1夜 , 水分就可以充分渗透到畦中心 , 可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 。 大扁竹兰不耐涝 , 如果土壤湿度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0% , 对其生长不利 , 此时要注意排水防涝工作 , 特别是梅雨季节 , 更应注意防涝 。
(3)ABT生根粉处理植株
根据大扁竹兰叶腋间能长出根茎的特性 , 在其生长期里 , 除播种当年外 , 每年5月中、下旬 , 用ABT4号生根粉粉剂处理苗株根际部位 , 促其茎节形成根茎 。 当年播种的苗株可推延到7月上旬进行处理 。 植株根际部位处理茎节多少 , 可根据植株方式不同而定 。 如育苗定植栽培的 , 当年其苗株矮小 , 生长力弱 , 只能处理2~3个节位 , 而根茎栽种的植株较高大 , 生长力强 , 可增加1~2个节 , 达到3~4个节位 。 第二、第三年 , 植株不分栽植方式 , 均来自于根茎母体 , 生长较旺盛 , 处理位置还可超过第一年根茎栽种处理水平 1~2个节位 。 具体操作是:先将植株根部泥土扒开 , 能见到须根为止 。 大扁竹兰叶片抱茎 , 将要处理的茎节的抱茎部位叶片松开(最好不除去叶片) , 再将已配制的百万分之五十的 ABT4号生根粉煳剂涂于植株根际部及松开抱茎的叶腋间 , 随即用细肥土盖上 , 最后将根际部扒开的土复原 , 但其高度不能超过畦面4厘米 , 否则会影响覆膜效果 , 最后封口 。 秋后大都能长出根茎 , 萌发率比对照组的提高40% 。 此外 , 在生长期内 , 于每年6月下旬用百万分之五十的ABT4号生根粉溶液喷洒叶面 , 7月中旬和8月上旬各再喷1次 , 而播种当年 , 因植株生长力弱 , 喷液时间可推迟到7月中旬 , 而且可减少次数 , 仅在8月中旬再喷1次 , 喷液的比对照组可提高产量25%~30% 。 上述ABT生根粉处理大扁竹兰 , 增产效果明显 , 同不处理的比较 , 一般能提高产量30%左右;同时根茎粗壮 , 根芽饱满 , 质量也相应提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