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受凉怎样排出寒气,后背受寒从哪里排出来( 五 )


4、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 , 上下熏20~30分钟 。

5、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 , 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10~20下 。
6、在双手臂外侧 , 外关穴的上下来回熏20~30下 。
一般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全身艾熏后 , 因为艾灸的温热使血液循环加快 , 患者会感到全身温暖、舒适、放松 , 脸上及手上因寒湿重、经络淤堵造成的暗灰色都会有所减退 , 脸色变得明快、光泽一些 。
全身熏艾条的方法活血明显 , 身体内血少的人熏后会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不适 。 所以 , 年纪大的以及有严重疾病的人都不适宜熏 , 特别是不能熏背部及腿 , 要熏只能熏小腹至肚脐 。 身体虚弱的人每次熏的时间都要减少 。 用做保健只能一个月熏一次 , 冬季是收藏的季节 , 最好不做全身的艾熏 , 只做腹部的艾熏为好 。 因使用的艾条多 , 烟大 , 最好在厨房的抽油烟机旁边治疗 , 这样可以将烟及时抽走 。
为什么身体内寒凉 , 却感到燥热
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 , 比如夏天天气炎热引起身体燥热 , 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 , 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 , 久病之人“阴虚火旺”等 。
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 , 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 , 虚火则是用补法 。
只要是实火 , 现在中医最常用的各种清热、解毒、降火的药和西医的消炎药都是对症的 , 连吃三天肯定降火 。 但是现在单纯有实火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 , 多数都是虚火 。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 , 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 , 则为病热 。 ”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 。 若寒邪过盛 , 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 , 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 。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前面介绍过 , 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 , 引起肾阳不足、肾气虚 , 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 , 血液亏虚 。 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 , 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 , 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 , 就如大地缺水一样 , 身体会干燥 。 脏器也是一样 , 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 , 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 , 就易摩擦生热 。 最典型的是肝脏 , 肝脏属木 , 最需要水的浇灌 , 而一旦缺水 , 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 。 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 , 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 , 它就不可能干燥 , 就不会有火 。
还有头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 。 因为肾主骨髓、主脑 , 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 , 远端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 , 也就是“缺水”了 , 自然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 , 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 。 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 , 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 , 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 , 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 , 会出现各种不适 , 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概率就会增加 。 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 , 各种炎症很难治愈 , 就会反反复复发作 , 成为各种长期不愈的慢性病 , 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