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侯宝林师傅是谁,刘宝瑞和侯宝林谁地位更高( 五 )



但侯宝林实在穷得没辙,只能请朱阔泉吃炸酱面,另外请了绪得贵、汤金澄见证,结果这两位不给面子还没去 。 侯宝林等朱阔泉吃完面以后,给他磕了三个头,然后本应该是师父给徒弟的一套家伙事儿:手绢、扇子、醒木、唱太平歌词的小竹板,还有白沙子口袋 。 全部都是侯宝林自己准备的,然后仪式就算结束 。
改进推广相声之后朱阔泉就带着侯宝林在西单商场说相声,后来侯大师又闯过关东,又去天津成为五档相声之一 。

建国后侯宝林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并且请到了老舍先生帮助创作,老舍先生不但帮助相声改进小组净化了很多传统段子,还利用他的社会影响力宣传和推广新相声,让很多有才华的业余作者也参与了相声改进工作,比如《夜行记》、《打百分》、《王金龙与祝英台》、《飞油壶》等优秀段子,都是业余作者投稿创作的 。
而侯大师也尊称老舍先生为“新相声的奠基人”,在这个层面上,老舍先生也算是侯宝林的一位老师,而且是对新相声有着巨大贡献的老师 。

侯宝林的师傅是谁? 侯宝林:中国相声的代表人物、一代宗师侯宝林,满族,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 。 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家境清贫 。 从懂事起,就饱尝了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 。 1929年,他刚刚十一岁,就拜阎泽甫为师,学京戏 。 整天打杂、烧水、做饭、看孩子 。 同时,每天到天坛溜嗓子,练“云手”、“起霸”等京剧表演程式 。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侯宝林的相声缍成为什样杂耍中攒底的“大轴儿” 。 从清末起,一直到四十年代,按照老规矩,天津的杂耍园子历来是刘宝全、白云鹏的京韵大鼓唱
“大轴儿” 。 再好的相声也只能排在倒二“压轴儿”,但,侯以卓绝的艺术冲破了老一套的规矩,也为相声增了光,添了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