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常见多肉植物养成秘笈有哪些?( 四 )


1 )在土壤表面铺一层砂石 , 厚度以从主根上部到植株下部 , 并在砂石上放置一些较大石子 , 这是生石花在原产地主要的散热方式 , 有的栽培者在夏季时把表层土壤全换成大粒石子 , 仅留须根在土壤里 , 据说效果很好 , 只是太麻烦了 。
2 )采用套盆法种植 , 在种植盆外用一个较大的花盆 , 里面放上纯沙或沙质土壤 , 将种植盆埋进 1/3 , 在套盆内浇水 , 使种植盆底部湿润有利于降低土壤温度 , 并补充少量水分 。
3 )尽量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 增加空气流动 , 如果放在空调房间 , 要放在能见到阳光的地方 , 一天需要有 3-4 小时 , 防止植株过早恢复生长 , 而发生徒长现象 , 最好夜间也要降温 , 温度要均匀 , 不要放置在冷风出口处 。
4 )采用遮阴网 , 减少阳光直射 , 据一些栽培者说 , 过度遮阴 对生石 花生长也不利 , 只要避免中午的直射光线即可 , 适当接受阳光 , 在植株恢复生长时 , 往往可以生长的更加健壮 。
5 )尽量不要浇水 , 此时植物处于休眠期 , 根系活动减缓 , 对过量的水分不吸收 , 可 用水盆使盆 底部湿润即可 , 这样可以防止植株腐烂 。
总之 , 要通过降温和改善栽培小环境来帮助植株抵抗不利环境 , 因地制宜的采取综合措施 。 特别说明的是 , 植株在夏季蜕皮未完成时 , 要尽量使新植株露出叶子 , 特别是肉锥花 植物 , 老皮往往包裹住新植株 , 最好将老皮剥开 , 不一定要完全去除老皮 , 这是一些品种保护 幼 植株的一种自然现象 , 在栽培条件下 , 却容易使新植株容易腐烂 。
8 月上旬进入农历立秋节气 , 夜间气温有所下降 , 但白天气温还是很高 , 栽培同样需要注意 , 在台风和雷暴雨时候 , 注意不要使植株淋雨 , 也不要在温度低时急于浇水 , 才不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
9 月天气开始转凉 , 9 月上旬在农历白露节气后 , 夜晚气温明显变凉 , 有些植株出现生长迹象 , 这时浇水也要少 , 当气温在 25 ℃ -30 ℃ 时 , 可以适当补充水分 , 以恢复夏季的水分不足 , 浇水要先少量 , 植株完全生长后 , 再恢复正常浇水 。 等植株正常生长后 , 要补充一次肥料 , 肥要淡些 , 不要将肥施在植株上 , 为以后的生长和开花作好准备 。 下旬逐步减少遮阴程度 , 直至完全不要遮阴 , 这样植株才能在阳光下 , 健康生长 , 但中午的阳光有时也十分强烈 , 需要注意 。 9 月以后 , 大部分植株都进入了又一轮生长旺盛时期 , 可以恢复正常管理了 。
三、夏季高温 对生石 花的危害
温度过高时 , 植物会因为细胞体内某些生命蛋白质发生变异 , 破坏植物正常的代谢 , 并且容易产生植株脱水 , 导致植物死亡 。 生石花类的多肉植物原产干旱地区 , 在原产地干旱季节时正好是夏季高温天气 , 为抵抗干旱 , 他们改变了生长代谢方式 , 在白天关闭气孔 , 尽量减少水分蒸发 , 从而使它们不能在烈日下 , 采用蒸腾作用来降低自身体表温度 , 极易产生生理性灼伤 , 这时更容易腐烂了 。 为减低体能消耗 , 它们通常进入休眠状态 , 休眠是生石花一类的多肉植物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自然手段 , 是生石花生命生长过程的一个规律 , 人为改变这一规律 , 往往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 。 我们采用的栽培手段只是为了使它们在休眠期 , 最大限度的保存体能 , 为它们的生长和休眠创造好的环境 。 当气温和环境超过它们所能承受的范围时 , 它们就会死亡 。

【多】常见多肉植物养成秘笈有哪些?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