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浅议甘肃省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对策( 二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 甘肃几个种植品种对中医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据统计 , 中医常用的中药 , 用得最多的是甘草、其次是当归 。 中医常说“十方九草”、“药里的甘草 , 人中的国老”、“十个大夫九当归” 。 中医常用的方剂 , “男子不离四君子 , 女子不离四物汤” 。 “四君子汤”就是党参、白术、茯苓 , 甘草;“四物汤”就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 党参是“四君子汤”的君药(主药) , 当归是“四物汤”的君药(主药) 。 没有甘肃省的党参和当归 , 全国60%的中医院就要关门 , 甘肃省药材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 另外像柴胡、黄苓、半夏都是甘肃名产 , 包括了“小柴胡汤”的主要成分 ,  也是非常重要的 。
甘南地区的藏药研究成绩显著 。 奇正藏药、威信、独一味公司均以甘肃为基地 , 土产、经营发展迅猛 。 全国近10年发展起来的民族药企业有100多家 。 以藏药和苗药生产较为突出 , 其次是蒙药和维药 , 2001年的总销售收入约25亿元 。 其中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有4家企业 , 这4家企业甘肃占3个 , 有奇正、独—味、威信 , 威信最后核实下来接近1亿元 。
二、甘肃省药用植物保护与利用对策
1、与企业合作 , 大力发展符合GAP规范要求的药材生产基地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工程院肖培根院士对GAP简明地表述为“选择好的中药材种子及适宜栽培的生产条件;使用生物控制和相关的天然杀虫剂及有机肥料;提高目标代谢产物的含量 , 同时减少不利成分(主要是重金属和有害杀虫剂)的残留量” 。 (见中国医药报2002年7月31日)这是一个很全面的概述 。
2、发展药材的深加工、精加工产业 , 建立地道药材的名牌产品加工企业和某些生产品种的大型“前处理车间”
3、突出藏药产业的优势 , 同时利用古丝绸之路的影响 , 结合省内回族、东乡族等民族传统医药经验 , 加强与周边省、区的协作 , 共同开发民族药
4、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 把甘肃民族医药的发展纳入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总体规划中去
5、以科技为先导 , 切实加强医药科技 , 使省内医药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明智、合理、稳定的基础上
6、重视药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 保证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 要清醒地认识到甘肃的药用动植物资源是相对贫乏的 , 生态环境是脆弱的 。 也许正因为如此 , 甘肃特别重视药材种植 。 我认为 , 甘肃药材资源总量不够丰富 , 因为只有1500多种 , 而种植面积相当大 。 甘肃种草种树几十年 , 还有河西走廊的沙漠、戈壁滩 , 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
总之 , 要审时度势 , 因地制宜 , 量力而行 , 实事求是地发展中药、民族药和保健食品 。 从目前的国情、省情来说 , 传统药的生产首先以提高质量、扩大内需为主 , 切实做到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
(作者单位:745000甘肃省庆阳市林业学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