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七字怎么写,七字草书欣赏( 三 )


七,指事字 。 在一横中间加一竖划,表示将某物从中切断 。 “七”字在甲骨文中作“七”,而“十”字在甲骨文中作“十”,二者本不会相混 。
后来“十”字中的一点变为短横,“七”字则写作长横短竖之形,二者固然有所区别,但还是很易混淆,所以战国时出现一种将“七”字的竖画弯曲,写作“七”来加以区别的异体,小篆认同了这种写法并将之规范化 。
虽则汉代仍存在作长横短竖结构的“七”字异体,但到楷书中就只剩下与“十”有明显不同的“七”字了 。
扩展资料

“七”本义为切断,早在商代甲骨文中,“七”就借为数词,本义则淹没不闻;由数词“七”引申出与此相关的一些义项,如“七体”,指汉赋中一种以七段问答为主题的文学样式 。
相关词汇:
1.七律:律诗的一种 。 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
2.七窍:指耳、目、口、鼻七孔:~生烟(形容十分气愤,好像耳目口鼻均冒火) 。
3.七情:人的七种感情,一般指喜、怒、哀、惧、爱、恶、欲 。
4.七绝:绝句的一种 。 一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
参考资料来源:

七字的笔顺笔画顺序 七字行书行楷的写法如下图:
七字行书行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qī  
部首:一
笔画:2
五笔:AGN
释义:
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
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
3.姓 。
4.文体名 。 亦称七体,骚体的一种 。 如:七体(沿袭汉·枚乘《七发》而成的一种文体;汉·傅毅有《七激》,刘广有《七兴》 。
5.七次 。 如:诸葛亮七擒孟获 。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七律[qī lǜ] 
律诗的一种 。 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
夏衍 《悼念田汉同志》:“他托林维中带回一张小纸条,要她交给我和孙师毅 ,纸上写了一首七律 。 ”
2.七窍[qī qiào] 
指耳、目、口、鼻七孔:~生烟(形容十分气愤,好像耳目口鼻均冒火) 。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臭鞋、臭袜、臭沟、臭水、臭地,熏得我七窍冒黑烟 。 ”
3.三七[sān qī] 
多年生草本植物 。 茎高30—60厘米,掌状复叶轮生茎顶,伞形花序顶生,花小,淡黄绿色 。 根状茎和肉质根供药用,有散瘀、止血、消肿、镇痛等作用 。
巴金 《家》三七:“ 珏 真可怜,她死了快到三七了,我们家里的长辈除了妈同姑妈,就没有一个人去看过她 。 ”
4.七情[qī qíng] 
人的七种感情,一般指喜、怒、哀、惧、爱、恶、欲 。
冰心 《往事二》四:“颊上流着的清泪,只是眼眶里的一种压迫,不是从七情中的任一情来的 。 ”
5.七夕[qī xī] 
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 。 神话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在这天晚上相会 。
阿英 《女儿节的故事》:“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又称七夕或女儿节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