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于欢一审法官是谁( 三 )


4.从防卫对象看,于欢是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的反击 。
5.从防卫结果看,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
参考资料:

于欢案判决书下来了吗? 于欢在保护母亲及其自己的生命安全的同时, 面对的是11人的涉黑团伙, 这是其一;其二, 对方已经对于欢的母亲做出了性侵害(用其生殖器官有意接触于欢母亲面部) 。 如果对方只有一人, 于欢肯定属于防卫过当, 但当时放罪嫌疑人做出的侵害时是其团伙成员全部在场, 而且造成的后果是无法预估的 。 于欢做出的反抗行为并不为过, 犯罪嫌疑人当时并没有死, 于欢没有武术或者格斗的训练基础, 所做出的行为是出于反抗和保护其母的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所以, 认定防卫过当太过牵强!!!!两个重点:1、犯罪嫌疑人团伙作案;2、已经对其母做出性侵害及非法拘禁, 在团伙作案的情况下发生性侵害的后果是无法估量的 。 所以于欢做出的反抗和保护其母人身权利的行为并不能超出正当防卫的范畴!
“聊城于欢案”案件经过是怎样的? 长刀反击, 是正当防卫, 还是防卫过当?
这是曾5次被捕的“龙哥”, 被戏剧性终结生命后, 给全社会留下的一道法律命题 。
8月27日晚21时许, 昆山市开发区震川路、顺帆路路口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
开宝马车的花臂男子“龙哥”与骑电动车的男子于海明发生争执, “龙哥”从车内抽出长刀向对方挥砍, 但不慎刀落, 被于海明捡起后, 连砍7刀, 不治身亡 。
回顾过去几起事件, 正当防卫, 之所以能挑动每一个人敏感神经的原因在于:
同理心 。
2009年, 轰动一时的邓玉娇案 。 大家扪心自问:“我会是下一个邓玉娇吗?”
当年5月10日晚, 湖北恩施巴东县, 女服务员邓玉娇在雄风宾馆, 因拒绝提供“异性洗浴”服务, 刺死了小镇官员邓贵大, 短短几天逐渐演变成牵动全国的公共事件 。
网上民意简单粗暴, 群情激奋 。 各类QQ群和“邓玉娇”维权网迅速建立, “邓玉娇无罪”、“烈女斗贪官”淹没了舆论场 。
【娱乐知识|于欢一审法官是谁】一名女青年甚至在北京西客站行为艺术:浑身被白布层层缠裹, 极力挣扎却无力挣脱 。 旁边是几个大字“谁都可能成为邓玉娇” 。
直到一审判决结束, 邓玉娇被判故意伤害罪成立, 免予刑事处罚, 当地政府也没能挽回失去的民心 。
以情绪化开始, 以情绪化结束的邓玉娇案, 让我们明白:当时的中国, 3亿多网民刚刚熟悉了上网, 法治意识的种子还没有生根发芽, 在无垠的互联网上, 大家还没有学会说话, 先学会了嘶吼, 还没有学会画画, 就先学会了涂鸦 。
2017年, 3亿跟帖的于欢案 。 大家扪心自问:“我会是下一个于欢吗?”
面对侮辱亲人的讨债者, 22岁的于欢摸出一把水果刀乱刺, 造成一死两重伤一轻伤 。 媒体曝出法院一审判处于欢无期徒刑后, 网上是一边倒的负面评论, 网友用质疑、非议甚至对司法机关的攻击和辱骂来表达对判决结果的不满 。
有统计显示, 一天之内, 微博上针对案件有2亿多条评论, 几乎全部都是负面的 。
但这一次比8年前有了一些改变 。
喧哗没有持续下去, 随着司法机关启动调查程序, 舆论陡然平息——期待公正成为了随后几天网络舆论场上的主旋律, 相信“中国司法, 不负江山不负卿” 。
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发现, 愤怒并不会一直蒙住理性的眼睛 。 已有了7亿网民的中国互联网, 有了“自净”的能力 。
以非常情绪化开始, 以理性化结束的于欢案, 让我们发现:中国互联网上的原住民们和互联网正在成熟起来, 而且提高的不止是理性, 还有在一堂堂法治公开课中增强的法治意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