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六如居士是谁的别号,六如山人( 二 )



关于这场会试泄题案, 记载很多, 说法不一 。 实际上这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结果 。 《明史·程敏政传》云:“或言敏政之狱, 傅瀚欲夺其位, 令昶奏之, 事秘莫能明也 。 ”但毫无疑问, 这一事件对唐寅来说是极其严重的 。 从此唐寅绝意仕途 。 归家后纵酒浇愁, 游历名山大川, 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

明弘治十三年(1500), 唐寅离开苏州, 坐船到达镇江, 从镇江到扬州, 游览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 。 然后又坐船沿长江过芜湖、九江, 到庐山 。 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 给唐寅留下深刻的印象 。 在他以后的绘画作品中被充分地反映了出来 。 他又乘船溯江而上到了黄州, 看到赤壁之战遗址 。 唐寅的《赤壁图》即依此所画 。 后又南行入湖南, 登岳阳楼, 游洞庭湖 。 又南行登南岳衡山 。 再入福建, 漫游武夷诸名山和仙游县九鲤湖 。 唐寅由闽转浙, 游雁荡山、天台山, 又渡海去普陀, 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 抵达安徽, 上黄山与九华山 。 此时唐寅囊中已罄, 只得返回苏州 。 唐寅千里壮游, 历时9个多月, 踏遍名山大川, 为后来作画增添了不少素材 。

返回苏州, 家中非常清贫, 妻子大吵大闹, 终于离他而去 。 他住在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 以丹青自娱, 靠以卖文鬻画为生 。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 闲来写幅丹青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 ”以表其淡干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生涯之志 。

唐寅三十六岁时选中城北桃花坞, 建了一优雅清闲的家园, 度其清狂生活 。 桃花坞原是宋人章庄简的别墅, 但经风雨沧桑, 早成一片废墟 。 不过这里景色宜人, 环境十分幽静, 一曲清溪婉蜒流过, 溪边几株野桃衰柳, 一丘土坡, 很有几分山野之趣 。 第二年唐寅用卖画的钱建成了桃花坞别墅 。 虽只几间茅屋, 檐下却悬着雅致的室名“学圃堂”、“梦墨亭”、“蛱蝶斋”等匾额 。 唐寅一生酷爱桃花, 别墅取名“桃花庵”, 自号“桃花庵主”并作《桃花庵歌》:“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折花枝当酒钱 。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须花下眠 。 花前花后日复日, 酒醉酒醒年复年……”春日, 园内花开如锦, 他邀请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来此饮酒赋诗, 挥毫作画, 尽欢而散 。 。 “日般饮其中, 客来便共饮, 去不问, 醉便颓寝 。 ”(祝允明《唐子畏墓志铭》)此时唐寅过得清闲而超脱 。

明正德九年(1514), 他被明宗室宁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 后发现身陷宁王政治阴谋之中, 遂佯装疯癫, 脱身回归故里, 后来宁王起兵反叛朝廷被平定, 唐寅幸而逃脱了杀身之祸, 但也引起不少麻烦, 从此思想渐趋消沉, 转而信佛, 自号“六如居士”, “六如”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 ”自治一方印章“逃禅仙吏” 。

从南昌回家后因常年多病, 不能经常作画, 加上又不会持家, 生活艰难, 甚至常靠向好友祝枝山、文征明俩人借钱过日 。 其间有著名书法家王宠常来接济, 并娶了唐寅唯一的女儿为儿媳, 成了唐寅晚年最快乐的一件事 。

明嘉靖二年(1523), 54岁他健康状况更差, 这年秋天, 应好友邀请去东山王家.但见苏东坡真迹一词中有二句: “百年强半, 来日苦无多 ”, 正好触动唐寅心境, 他一阵悲伤, 告别回家后, 从此卧病不起, 不久结束了他凄凉的一生 。 死后葬在桃花坞北 。 嘉靖26年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 。 他逝世后由其亲友王宠、祝允明、文徵明等凑钱安排后事, 祝允明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 由王宠手书, 刻在石碑上 。 后世有关唐寅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这墓志铭中得到的 。

推荐阅读